[發明專利]一種自動化快遞輸送流水線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03289.1 | 申請日: | 2020-10-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7153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05 |
| 發明(設計)人: | 鄭遠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頂順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7C5/04 | 分類號: | B07C5/04;B07C5/02;B07C5/36;B07C3/02 |
| 代理公司: | 安徽盟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13 | 代理人: | 樊廣秋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廣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化 快遞 輸送 流水線 | ||
本發明提出一種自動化快遞輸送流水線,包括對快遞進行區域劃分的分區系統;所述分區系統包括對在分區輸入口處對快遞進行分揀的第一機械手,將快遞運輸到指定區域的輸送機,和用于放置區域劃分后快遞的放置區,以及用于將輸送機上的快遞運輸到放置區的第二機械手;還包括多段輸送快遞的傳輸裝置,安裝在相鄰傳輸裝置之間對快遞大小分揀的分揀裝置,位于傳輸裝置的輸入端用于檢測快遞分批的檢測裝置,以及固定上述裝置的機架。本發明的自動化快遞輸送流水線,先通過分區系統進行篩選分區,再通過設有分揀裝置,通過對快點大小分揀,然后大小分區排放,方便快遞人員進行取件送件,使得效率更快。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快遞分揀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動化快遞輸送流水線。
背景技術
在快遞的分揀過程中,通常只是對區域進行劃分,且沒有大小劃分,從而在快遞人員取件時通常會因為大件快遞的阻擋看不見小快遞,造成分揀時間過長配送較慢,且快遞的包裝不統一,浪費嚴重,污染。
鑒于此,本案發明人對上述問題進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產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將大小區分分揀,方便快遞員取件的自動化快遞輸送流水線。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這樣的技術方案:
一種自動化快遞輸送流水線,包括對快遞進行區域劃分的分區系統;所述分區系統包括對在分區輸入口處對快遞進行分揀的第一機械手,將快遞運輸到指定區域的輸送機,和用于放置區域劃分后快遞的放置區,以及用于將輸送機上的快遞運輸到放置區的第二機械手;還包括多段輸送快遞的傳輸裝置,安裝在相鄰傳輸裝置之間對快遞大小分揀的分揀裝置,位于傳輸裝置的輸入端用于檢測快遞分批的檢測裝置,以及固定上述裝置的機架;所述分揀裝置包括傳輸相鄰傳輸裝置之間快遞的下傳輸帶,位于下傳輸帶上方的上傳輸帶,驅動下傳輸帶向著傳輸裝置下方擺動的第一驅動裝置,驅動上傳輸帶向著傳輸裝置下方擺動的第二驅動裝置,和位于分揀傳輸組件下方的分揀收集區。
所述下傳輸帶的輸入端轉動連接在機架上形成第一轉動端,輸出端與第一驅動裝置的輸出端連接形成第一活動端。
所述第一驅動裝置包括與第一活動端活動連接的第一連接架,驅動第一連接架移動的第一升降液壓缸,以及供第一升降液壓缸缸體轉動的第一固定底座。
所述第一連接架包括兩根分別與第一活動端兩側轉動連接的第一支撐桿,和固定兩根第一支撐桿并與第一升降液壓缸輸出軸連接的第一橫梁。
所述第一升降液壓缸缸體尾部殼體形成有第一轉軸桿,所述第一固定底座形成與第一轉軸桿配合的第一轉軸孔。
所述第一轉軸桿的轉軸線與傳輸裝置的傳輸方向垂直。
所述上傳輸帶的輸入端轉動設置在機架上形成第二轉動端,輸出端與第二驅動裝置的輸出端連接形成第二活動端。
所述第二驅動裝置包括與第二活動端活動連接的第二連接架,驅動第二連接架移動的第二升降液壓缸,以及供第二升降液壓缸缸體轉動的第二固定底座。
所述第二連接架包括兩根分別與第二活動端兩側轉動連接的第二支撐桿,和固定兩根第二支撐桿并與第二升降液壓缸輸出軸連接的第二橫梁。
所述第二升降液壓缸缸體尾部殼體形成有第二轉軸桿,所述第二固定底座形成與第二轉軸桿配合的轉軸孔。
所述第二轉軸桿的轉軸線與傳輸裝置的傳輸方向垂直。
所述輸送機包括放置快遞的承載盤,驅動承載盤移動的驅動輪組,以及控制驅動輪組運行并安裝在承載盤下方的控制器。
所述分區系統還包括位于上分區系統層下方并為輸送機提供回跑空間的下分區系統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頂順機電設備有限公司,未經廣州頂順機電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0328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