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自組網的列車動態編組解編方法與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99741.1 | 申請日: | 2020-10-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2393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9 |
| 發明(設計)人: | 姚文華;徐宗奇;于曉泉;張文匯;劉鴻飛;岳朝鵬;謝迎鋒;趙麗;曲博;王勇;楊揚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全路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1B1/00 | 分類號: | B61B1/00;B61L2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聯天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94 | 代理人: | 張陸軍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豐臺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組網 列車 動態 編組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提出一種基于自組網的列車動態編組解編方法與系統,所述方法包括列車動態編組和列車動態解編;列車動態編組包括:后面列車組進入U碼區段后,若滿足編組條件,兩個列車組編組;動態解編包括:處于群組中的兩個列車組在運行過程中收到解編命令,若滿足解編條件,兩個列車組解編;還包括:處于群組中的兩個列車組在運行過程中,后面的列車組速度為0,若收到解編命令,兩個列車組解編。本發明設計的方法,列車間不再是采用車鉤進行硬連掛,而是由自組網實現軟連接,當列車運量增加時,可以采用5000噸標準列,從而避免由于增加有效股道而帶來的高成本。群組列車可以靈活編組,充分利用多個股道。發車時,使用先編組再發車以提高發車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交通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自組網的列車動態編組解編方法與系統。
背景技術
當前重載列車(如2萬噸)的開行,多通過加長列車編組、多個機車(一般為3輛)聯合牽引的工作方式實現的。加長列車編組就需要更長的有效股道。而增加有效股道涉及征地等問題,費用極高。同時,采用多節車輛編組,導致普通車站股道已經無法滿足其編組的需求;編組經常占用區間進行作業,嚴重影響正線運營;采用多節列車編組或解編大約需要120min,效率極低;需要大量地面人員配合編組及解編作業,工作量大,操作過程中偶發人員傷害問題。多機聯控對各機車之間的同步要求非常高,要求各機車在一定時間范圍內按照主控機車的命令同時啟動、加速、減速和制動。若多個牽引機車之間的操控不同步,就可能導致列車間出現擠鉤、斷鉤現象,嚴重影響運輸安全。
若想進一步提高列車的運量,如進一步將列車由2萬噸提升至5萬噸。如通過加長列車編組方式,則股道有效長需要增加至5km以上。因此通過增加有效股道長度方式很難解決此問題。如通過多機聯控方式,則使用更多機車同步牽引,擠鉤、斷鉤風險更高。因此采用增加機車和車輛進行常規連掛編組的方式很難解決此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基于自組網的列車動態編組解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所述方法包括:列車動態編組和列車動態解編;所述列車動態編組包括:第一編組;所述第一編組包括:后面列車組進入U碼區段后,前后兩個列車組互相校驗ID,如校驗成功,當兩個列車組滿足編組條件,兩個列車組編組,更新群組信息;所述動態解編包括:第一解編、第二解編;所述第一解編包括:處于群組中的兩個列車組在運行過程中收到解編命令,若兩個列車組之間的追蹤距離大于第一解編閾值且后面列車組收到LU碼時,兩個列車組解編;所述第二解編包括:處于群組中的兩個列車組在運行過程中,后面的列車組速度為0,若收到解編命令,兩個列車組解編。
進一步地,所述列車組包括:列車、群組列車;
所述兩個列車組包括:兩列列車、一列列車與一個群組列車、兩個群組列車。
進一步地,所述追蹤距離為前面列車組尾部與后面列車組頭部距離。
進一步地,所述滿足編組條件包括:計算追蹤距離L1,計算L2,當L1-L2小于編組閾值時則滿足編組條件;
其中,L2=U碼所在閉塞分區的長度+HU碼所在閉塞分區的長度-后面列車組在U碼已經運行的距離。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編組還包括:
若干列車組接收編組計劃,所述編組計劃包括列車ID,接收進路命令,接收移動授權;
若干列車組根據進路命令排列進路;
若干列車組根據地面授權以及列車編組狀態,控制列車運行。
進一步地,所述列車動態編組還包括:第二編組;
所述第二編組包括:若干列車組接收編組計劃,所述編組計劃包括列車ID,所述若干列車組互相校驗ID,如校驗成功,若干列車組編組形成新的列車群組;若干列車組編組后以新的列車群組方式發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全路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全路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9974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