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導熱透明陶瓷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98605.0 | 申請日: | 2020-10-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1066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2 |
| 發明(設計)人: | 麥文英;汪加武;葉建明;王禮;石獻忠;黃大泱;盧佩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歐文萊陶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35/81 | 分類號: | C04B35/81;C04B35/1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一銳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69 | 代理人: | 楊昕昕;董云 |
| 地址: | 5280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導熱 透明 陶瓷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陶瓷生產領域,提供一種高導熱透明陶瓷及其制備方法,用于解決陶瓷板材導熱性能較弱的問題。本發明提供的高導熱透明陶瓷,包括:S10.取鈉砂7~10質量份,鉀長石5~8質量份,氧化鋁粉末40~60質量份,高鉀砂1~3質量份,鉀鈉長石1~3質量份,碳酸鋇0.5~2質量份,堇青石10~12質量份,磷酸鈣1~3質量份;S20.將鈉砂、鉀長石、氧化鋁粉末、高鉀砂、鉀鈉長石、碳酸鋇、磷酸鈣、堇青石混合,采用濕法球磨制成漿料,干燥、粉碎,得到基料;將氧化鋁微球、鈦酸鉀晶須同基料混合,攪拌均勻得到前驅體粉;S30.將前驅體粉沖壓形成板坯;S40.將板坯干燥至含水率低于1%后入窯1600~1700℃燒成,得到高導熱透明陶瓷。提高了陶瓷的透光率,同時提高了陶瓷厚度、導熱能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陶瓷生產領域,具體涉及高導熱透明陶瓷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參照國標GB/T23266-2009《陶瓷板》中的定義,在本發明中所提到的陶瓷薄板是指由黏土和其他無機非金屬材料經成形、高溫燒結等生產工藝制成的厚度不大于6mm,面積不小于1.62m2的板狀陶瓷制品。陶瓷薄板在一些使用場景中需要具有較高的導熱性,而半透性陶瓷薄板在此項指標上具有一定劣勢,在應用中,破損較多,施工和后期維護成本高。
現有的透明陶瓷往往需要較高的焙燒溫度才能提高陶瓷的透光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為陶瓷板材導熱性能較弱的問題,提供高導熱透明陶瓷。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高導熱透明陶瓷的制備方法,包括:
步驟S10.取鈉砂7~10質量份,鉀長石5~8質量份,氧化鋁粉末40~60質量份,高鉀砂1~3質量份,鉀鈉長石1~3質量份,碳酸鋇0.5~2質量份,氧化鋁微球3~5質量份,鈦酸鉀晶須1~3質量份,堇青石10~12質量份,磷酸鈣1~3質量份,氧化釔0.05~0.1質量份,氧化鑭0.01~0.05質量份,氧化鎂0.1~0.5質量份;
步驟S20.將鈉砂、鉀長石、氧化鋁粉末、高鉀砂、鉀鈉長石、碳酸鋇、磷酸鈣、堇青石混合,采用濕法球磨制成漿料,干燥、粉碎,得到基料;將氧化鋁微球、鈦酸鉀晶須、氧化釔、氧化鑭、氧化鎂同基料混合,攪拌均勻得到前驅體粉;
步驟S30.將前驅體粉沖壓形成板坯;
步驟S40.將板坯干燥至含水率低于1%后入窯1600~1700℃燒成,得到高導熱透明陶瓷。
以氧化鋁粉末作為主要原料,改變了現有的配方,同時提高燒成溫度,引入燒結助劑:氧化鋁微球、鈦酸鉀晶須、氧化釔、氧化鑭、氧化鎂,從而盡可能的提高板材的透光性;配合晶須、氧化鋁微球,以盡可能的提高板材的導熱性能。
提高了板材的導熱性,同時提高了板材的透光性。
優選地,步驟S10中,鈉砂8~10質量份,鉀長石6~8質量份,氧化鋁粉末50~60質量份,高鉀砂2~3質量份,鉀鈉長石2~3質量份,碳酸鋇1~2質量份,氧化鋁微球4~5質量份,鈦酸鉀晶須2~3質量份,堇青石11~12質量份,磷酸鈣2~3質量份,氧化釔0.07~0.1質量份,氧化鑭0.03~0.05質量份,氧化鎂0.2~0.5質量份。
優選地,步驟S10中,鈉砂8質量份,鉀長石6質量份,氧化鋁粉末50質量份,高鉀砂2質量份,鉀鈉長石2質量份,碳酸鋇1質量份,氧化鋁微球4質量份,鈦酸鉀晶須2質量份,堇青石11質量份,磷酸鈣2質量份,氧化釔0.07質量份,氧化鑭0.03質量份,氧化鎂0.2質量份。
優選地,所述氧化鋁粉末的粒徑為10~30nm。對氧化鋁粉末的粒徑進行優化,從而提高陶瓷的透光性。
優選地,所述燒成的時間為4~6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歐文萊陶瓷有限公司,未經廣東歐文萊陶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9860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