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導熱透明陶瓷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98605.0 | 申請日: | 2020-10-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1066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2 |
| 發明(設計)人: | 麥文英;汪加武;葉建明;王禮;石獻忠;黃大泱;盧佩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歐文萊陶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35/81 | 分類號: | C04B35/81;C04B35/1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一銳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69 | 代理人: | 楊昕昕;董云 |
| 地址: | 5280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導熱 透明 陶瓷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高導熱透明陶瓷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驟S10.取鈉砂7~10質量份,鉀長石5~8質量份,氧化鋁粉末40~60質量份,高鉀砂1~3質量份,鉀鈉長石1~3質量份,碳酸鋇0.5~2質量份,氧化鋁微球3~5質量份,鈦酸鉀晶須1~3質量份,堇青石10~12質量份,磷酸鈣1~3質量份,氧化釔0.05~0.1質量份,氧化鑭0.01~0.05質量份,氧化鎂0.1~0.5質量份;
步驟S20.將鈉砂、鉀長石、氧化鋁粉末、高鉀砂、鉀鈉長石、碳酸鋇、磷酸鈣、堇青石混合,采用濕法球磨制成漿料,干燥、粉碎,得到基料;將氧化鋁微球、鈦酸鉀晶須、氧化釔、氧化鑭、氧化鎂同基料混合,攪拌均勻得到前驅體粉;
步驟S30.將前驅體粉沖壓形成板坯;
步驟S40.將板坯干燥至含水率低于1%后入窯1600~1700℃燒成,得到高導熱透明陶瓷;
所述氧化鋁微球的制備方法為:
取硫酸鋁4~5.6質量份,尿素4.5~6.3質量份,P123 0.2~0.28質量份;
將硫酸鋁和尿素混合后加入25~35質量份的水,攪拌至完全溶解,再加入P123的乙醇溶液,繼續攪拌1h,得到混合液;
將混合液在150~200℃下反應12h,冷卻后過濾、洗滌,干燥后在500~600℃下焙燒4h;
所述鈦酸鉀晶須的制備方法為:
取硬脂酸30~40質量份,鈦酸乙酯5~12質量份,10~15質量份的20%的硝酸鉀水溶液;
將20%的硝酸鉀水溶液滴加到熔融的硬脂酸中,滴加完成后加入鈦酸乙酯,攪拌1~2h,靜置冷卻后,在550℃下焙燒2h,冷卻;
將冷卻后的產物球磨30min,在900℃下煅燒2h,冷卻后即得鈦酸鉀晶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導熱透明陶瓷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0中,鈉砂8~10質量份,鉀長石6~8質量份,氧化鋁粉末50~60質量份,高鉀砂2~3質量份,鉀鈉長石2~3質量份,碳酸鋇1~2質量份,氧化鋁微球4~5質量份,鈦酸鉀晶須2~3質量份,堇青石11~12質量份,磷酸鈣2~3質量份,氧化釔0.07~0.1質量份,氧化鑭0.03~0.05質量份,氧化鎂0.2~0.5質量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導熱透明陶瓷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0中,鈉砂8質量份,鉀長石6質量份,氧化鋁粉末50質量份,高鉀砂2質量份,鉀鈉長石2質量份,碳酸鋇1質量份,氧化鋁微球4質量份,鈦酸鉀晶須2質量份,堇青石11質量份,磷酸鈣2質量份,氧化釔0.07質量份,氧化鑭0.03質量份,氧化鎂0.2質量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導熱透明陶瓷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鋁粉末的粒徑為10~30n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導熱透明陶瓷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燒成的時間為4~6h。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導熱透明陶瓷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取硫酸鋁4質量份,尿素4.5質量份,P123 0.2質量份。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導熱透明陶瓷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取硬脂酸35質量份,鈦酸乙酯10質量份,11質量份的20%的硝酸鉀水溶液。
8.高導熱透明陶瓷,其特征在于,根據權利要求1~7任一項高導熱透明陶瓷的制備方法制成的高導熱透明陶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歐文萊陶瓷有限公司,未經廣東歐文萊陶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9860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