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力巡檢無人機的起降平臺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98550.3 | 申請日: | 2020-10-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2443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5 |
| 發明(設計)人: | 方磊;華億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拓航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4F1/00 | 分類號: | B64F1/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元璟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79 | 代理人: | 司志紅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區習友路33***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力 巡檢 無人機 起降 平臺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力巡檢無人機的起降平臺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頂部開設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內部安裝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軸上安裝有絲桿,所述絲桿的兩端均通過螺紋連接有滑塊,所述滑塊與第二滑槽滑動連接,所述滑塊的頂部轉動連接有連桿,所述連桿的頂部轉動連接有連接座,所述連接座的頂部固定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的頂部安裝有螺紋套,所述螺紋套貫穿安裝板并與安裝板滑動連接,所述螺紋套的兩端均固定有第二限位環。本發明通過設置第二彈簧和第三彈簧,利用第二彈簧和第三彈簧的形變產生彈力大大提高了無人機降落的穩定性,有效避免對起降平臺造成損害,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人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力巡檢無人機的起降平臺裝置。
背景技術
無人駕駛飛機簡稱“無人機”(“UAV”),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的程序控制裝置操縱的不載人飛行器。無人機實際上是無人駕駛飛行器的統稱,從技術角度定義可以分為:無人固定翼飛機、無人垂直起降飛機、無人飛艇、無人直升機、無人多旋翼飛行器、無人傘翼機等。
現有技術中需要利用起降平臺輔助無人機進行起降,但是現有的起降平臺缺少減震機構,這就導致無人機在下降時對起降平臺沖擊較大,很容易損壞起降平臺,使用存在不足,為此我們提出一種電力巡檢無人機的起降平臺裝置。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起降平臺缺少減震機構,這就導致無人機在下降時對起降平臺沖擊較大,很容易損壞起降平臺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電力巡檢無人機的起降平臺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電力巡檢無人機的起降平臺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頂部開設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內部安裝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軸上安裝有絲桿,所述絲桿的兩端均通過螺紋連接有滑塊,所述滑塊與第二滑槽滑動連接,所述滑塊的頂部轉動連接有連桿,所述連桿的頂部轉動連接有連接座,所述連接座的頂部固定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的頂部安裝有螺紋套,所述螺紋套貫穿安裝板并與安裝板滑動連接,所述螺紋套的兩端均固定有第二限位環,所述第二限位環和安裝板的頂部之間安裝有第三彈簧,所述安裝板的頂部安裝有減震機構,所述減震機構的頂部固定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上轉動連接有螺紋桿,所述螺紋桿與螺紋套通過螺紋連接。
優選的,所述底座的頂部固定有安裝架,所述安裝架的內壁開設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內部固定有第一導向軸,所述安裝板與第一導向軸滑動連接,所述支撐板與安裝架的內壁滑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底座的兩側固定有支腳,所述支腳為“L”型結構,所述支腳的數量為若干組,若干組所述支腳位于底座的兩側且呈對稱分布。
優選的,所述第二滑槽的內部固定有第二導向軸,所述第二導向軸與絲桿平行,所述第二導向軸與滑塊滑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第二導向軸的兩端均固定套接有第一限位環,所述第一限位環和滑塊之間安裝有第一彈簧,所述第一彈簧套接在第二導向軸上。
優選的,所述絲桿兩端的螺紋旋向相反。
優選的,所述減震機構包括第一減震墊、第二彈簧和第二減震墊,所述第一減震墊固定在安裝板的頂部,所述第二減震墊固定在支撐板的底部,所述第二彈簧安裝在第一減震墊和第二減震墊之間。
優選的,所述第二彈簧的數量為若干組。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拓航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拓航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9855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