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機器學習的自由能微擾網絡設計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97352.5 | 申請日: | 2020-10-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0288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8 |
| 發明(設計)人: | 李治鵬;溫書豪;楊明俊;林志雄;鄒俊杰;馬健;賴力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16C10/00 | 分類號: | G16C10/00;G16C20/50;G16B20/00;G06N3/08;G06N3/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華烽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機器 學習 自由能 網絡 設計 方法 | ||
1.基于機器學習的自由能微擾網絡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準備計算所需的小分子數據集;
S2、準備小分子/蛋白質輸入文件;
S3、利用FEP計算不同小分子對之間的△△G及std;
S4、提取小分子的特征描述符;
S5、準備機器學習模型所需的訓練集和測試集;S6、構建機器學習模型;
S7、訓練機器學習模型;
S8、測試集統計誤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機器學習的自由能微擾網絡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S1、準備計算所需的小分子數據集:準備數據集時保證體系的多樣性,以免出現模型對于部分體系的過擬合;
S2、準備小分子/蛋白質輸入文件:根據FEP計算的需求,生成用于FEP計算的初始文件;
S3、利用FEP計算不同小分子對之間的△△G及std:設計小分子之間必須的分子對,利用FEP計算多次△△G結果,進而得到對應的std值;
S4、提取小分子的特征描述符:提取小分子的二維結構特征描述符;
S5、準備機器學習模型所需的訓練集和測試集:收集FEP計算得到的分子對的std結果及對應小分子的二維特征描述符,并將收集到的數據按照一定比例劃分為訓練集和測試集;
S6、構建機器學習模型:將得到的小分子的二維描述符作為輸入,分子對的std結果作為輸出構建機器學習模型;
S7、訓練機器學習模型:選取適當的參數對于模型進行訓練,根據不同類型的機器學習模型設置不同的參數;
S8、測試集統計誤差:訓練完成后在測試集上統計誤差,根據統計的誤差對于模型參數進行優化,得到最佳的模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機器學習的自由能微擾網絡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4中,所述的小分子的二維結構特征描述符,包括分子質量、拓撲連接信息、柔性二面角數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97352.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纜芯手動電動兩用矯直器
- 下一篇:一種電纜芯電動矯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