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再生細骨料高強自密實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97203.9 | 申請日: | 2020-10-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6620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19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陽新媧石商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28/00 | 分類號: | C04B28/00;C04B20/10;C04B24/28;C08G18/66;C08G18/48;C08G18/34;C08G18/75;C04B14/48;C04B111/20;C04B111/23;C04B111/26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朱文軍 |
| 地址: | 435200 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富***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再生 骨料 高強 密實 混凝土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再生細骨料高強自密實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所述混凝土各組分原料包括:以重量計,改性鋼渣纖維40?50份、改性聚氨酯10?20份、改性環氧樹脂10?20份、水泥160?170份、粗骨料250?300份、再生細骨料180?200份、水70?80份;所述粗骨料包括天然粗骨料和再生粗骨料,所述天然粗骨料為碎石、河砂混合物,所述再生粗骨料為爐渣、碎石、廢棄陶瓷、建筑固體廢棄物混合物;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再生細骨料高強自密實混凝土的制備方法,制備得到的混凝土的強度高,力學性能優異,且該混凝土能夠避免鋼渣纖維被腐蝕,整體具有較優異的耐腐蝕性能,可應用于酸性、堿性等極端環境,實用性較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混凝土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再生細骨料高強自密實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混凝土指以水泥為主要膠凝材料,與水、砂、石子,必要時摻入化學外加劑和礦物摻合料,按適當比例配合,經過均勻攪拌、密實成型及養護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主要劃分為兩個階段與狀態:凝結硬化前的塑性狀態,即新拌混凝土或混凝土拌合物;硬化之后的堅硬狀態,即硬化混凝土或混凝土。
現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和進步,節能環保成為我們主要提倡的內容之一,而隨著我國煉鋼產業的越來越進步,每年都會有大量的鋼渣被排放,如果不能及時對鋼渣進行回收利用,不僅造成了浪費,還可能會對環境造成極大的污染,因此現有技術中一般會將鋼渣作為補強劑加入混凝土中,變廢為寶的同時還能夠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但由于摻雜鋼渣的混凝土長期處于酸性、堿性或潮濕環境中時,混凝土中的鋼渣極易被腐蝕、氧化,長久以往會造成混凝土性能下降,還會帶來一定安全隱患;針對該問題,我們公開了一種再生細骨料高強自密實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以解決該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再生細骨料高強自密實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再生細骨料高強自密實混凝土,所述混凝土各組分原料包括:以重量計,改性鋼渣纖維40-50份、改性聚氨酯10-20份、改性環氧樹脂10-20份、水泥160-170份、粗骨料250-300份、再生細骨料180-200份、水70-80份。
較優化的方案,所述粗骨料包括天然粗骨料和再生粗骨料,所述天然粗骨料為碎石、河砂混合物,所述再生粗骨料為爐渣、碎石、廢棄陶瓷、建筑固體廢棄物混合物。
較優化的方案,所述再生細骨料為爐渣、廢棄陶瓷、鋼渣廢粉混合物。
較優化的方案,所述改性鋼渣纖維包括鋼渣纖維A、鋼渣纖維B,所述鋼渣纖維A、鋼渣纖維B的質量比為1:1。
較優化的方案,所述鋼渣纖維A主要由鋼渣纖維、聚硅氮烷前驅體、甲苯二異氰酸酯制備得到;所述鋼渣纖維B主要由鋼渣纖維、聚硅氮烷前驅體、二茂鎳、無水四氫呋喃熱裂解制備得到。
較優化的方案,所述改性聚氨酯主要由聚丙二醇、DMF、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二羥甲基丙酸、二丁基二月桂酸錫反應制得。
較優化的方案,所述改性環氧樹脂主要由氨基硅油、環氧樹脂、二氧化硅、硅烷偶聯劑制備得到。
較優化的方案,一種再生細骨料高強自密實混凝土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準備物料;
2)改性鋼渣纖維的制備:
a)取石油醚、甲基三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二苯基二氯硅烷和甲基氫二氯硅烷,冰水浴降溫至0℃,混合攪拌至溶解,再在4-5℃下通入氨氣反應,直至pH為7時停止通入氮氣,抽濾,氮氣保護下蒸出石油醚,得到聚硅氮烷前驅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陽新媧石商砼有限公司,未經陽新媧石商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97203.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