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護肝解酒的乳酸菌發酵飲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92947.1 | 申請日: | 2020-10-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8899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8 |
| 發明(設計)人: | 莫少東;王煥維;李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尚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L2/38 | 分類號: | A23L2/38;A23L2/84;A23L33/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25200 湖南省永***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解酒 乳酸菌 發酵 飲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發酵飲料技術領域,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護肝解酒的乳酸菌發酵飲料,包括以下原料:藥食同源中草藥、枳椇子、小麥胚芽粉、烏藥葉、蛋白核小球藻、牡丹籽油、果蔬、復合乳酸菌、植酸酶、紅糖、食用香精和純化水。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護肝解酒的乳酸菌發酵飲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制備步驟:S1稱重;S2、臭氧清洗;S3、破碎;S4、乳酸發酵;S5、離心;S6、調酸;S7、調配灌裝;S8、滅菌。本發明制備的乳酸發酵飲料可以在胃部形成薄膜,保護胃部免收酒精傷害,減輕胃腸道負擔,促進胃腸功能恢復,緩解酒醉嘔吐等癥,并通過提高人體吸收鋅元素效率,提高人體合成乙醇脫氫酶效率,增強人體自身解酒能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發酵飲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護肝解酒的乳酸菌發酵飲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解酒,顧名思義,就是“醒酒”,使人從醉酒的狀態中醒過來,恢復意識或恢復自制力。通常不是自然清醒,而是采用酒前飲用解酒物質解酒,加速乙醛轉化,促進酒精分解,起到節約時間的目的、減小乙醇對人體危害的目的。解酒有三種方式:以氧克醉、以藥克醉、自然醒酒。
人是否醉酒,取決于血液中乙醇的濃度。當血液中乙醇濃度在0.05%-0.1%時,人開始朦朧、暢快地微醉;而達到0.3%時,人就會口齒不清,步態蹣跚,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酒醉了;如果達到了0.7%,人就會死亡。對于乙醇的承受力,人與人的差異很大。這是由于胃腸吸收能力和肝臟的代謝處理能力不同所致,也就造成了人之間的酒量不同。酒精在人體的分解代謝有三條途徑:肝臟、皮膚和呼吸系統,其中約95%通過肝臟的酶系統進行氧化代謝。乙醇脫氫酶乙醇氧化體系是在肝臟中代謝酒精的一條主要途徑。乙醇脫氫酶氧化體系包括醇脫氫酶(ADH)和醛脫氫酶(ALDH),是一種廣泛專一性的含鋅金屬酶。
國家推行中醫“治未病”理論,提倡“藥補不如食補”的健康養生方式,但一般家用基本上都是一種或少數幾種中藥或藥食同源原料搭配煲湯或用做配料食用,食用次數和加工方式簡單、有限,很難起到食補效果。而現在市場上的絕大多數功能性食品,基本都是采用中草藥提取物粉,噴粉過程易導致部分營養成分流失且需添加較多糊精或其他食品添加劑方可噴粉,導致有效成分含量降低,功效不明顯。
目前,采用發酵形式將中藥或藥食同源原料搭配成飲料,可以提高有效營養物質利用率,但中草藥提取物中含有一定的植物酸,植物酸容易與鋅元素進行螯合,形成不溶性復合物,降低人體吸收鋅元素。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護肝解酒的乳酸菌發酵飲料及其制備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一方面,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護肝解酒的乳酸菌發酵飲料,包括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備而成:藥食同源中草藥9~18份、枳椇子2~4份、小麥胚芽粉2~4份、烏藥葉2~4份、蛋白核小球藻2~4份、牡丹籽油2~4份、果蔬15~20份、復合乳酸菌0.01~0.05份、植酸酶0.1~0.2份、紅糖8~10份、食用香精0.1~0.5份和純化水50~70份;
其中,所述藥食同源中草藥包括昆布、佛手、余甘子和金銀花。
可選的,所述藥食同源中草藥包括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備而成:昆布3~6份、佛手2~4份、余甘子2~4份和金銀花2~4份。
可選的,所述小麥胚芽粉為市售200~500目的小麥胚芽,且每100g小麥胚芽粉中鋅元素含量為22~30mg。
可選的,所述果蔬包括藍莓、葡萄、蘋果、菠蘿、檸檬、番茄、胡蘿卜中的一種或多種。
可選的,所述復合乳酸菌包括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備而成:嗜酸乳桿菌2份、植物乳桿菌2份、乳雙歧桿菌2份、干酪乳桿菌2份和鼠李糖乳桿菌2份。
可選的,所述植酸酶為食品級無花果曲霉植酸酶。
另一方面,本發明還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護肝解酒的乳酸菌發酵飲料,包括以下制備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尚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湖南尚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9294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