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低頻振動致動器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91125.1 | 申請日: | 2020-10-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3740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30 |
| 發明(設計)人: | 樸康浩;安成德;林鐘泰;樸贊祐;吳知映 | 申請(專利權)人: | 韓國電子通信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2N2/02 | 分類號: | H02N2/02;H02N2/04;H01L41/09 |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王建國;李琳 |
| 地址: | 韓國大***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低頻 振動 致動器 裝置 | ||
提供了一種低頻振動致動器裝置。低頻振動致動器裝置包括:基板,其包括一對連接電極;致動器,其設置在所述一對連接電極上,以產生振動;支撐件,其設置在致動器上;振動膜,其設置在支撐件上,以根據致動器振動;以及振動塊,其設置在振動膜上,以根據振動膜振動。致動器包括多個層壓絕緣層和內部電極,所述內部電極交替層壓在彼此相鄰的絕緣層之間,并且與振動膜接觸的支撐件的頂表面的面積等于或小于與致動器接觸的支撐件的底表面的面積。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本美國非臨時專利申請要求于2019年10月28日提交的第10-2019-0134859號和第10-2020-0035159號韓國專利申請的優先權,其全部內容通過引用并入本文中。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一種低頻振動致動器裝置,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低頻振動致動器裝置, 其包括支撐件和具有各種形狀的振動塊。
背景技術
一般來說,振動致動器裝置可以是使用電動機、壓電元件、電致伸縮元件和電容元件來產生和傳遞振動的致動器元件。振動致動器裝置可以實現將振動傳遞到人或動物的指尖、皮膚和體內組織的功能。振動致動器裝置可以應用于諸如觸摸屏、觸覺顯示、增 強現實(AR)/虛擬現實(VR)/混合現實(MR)的各種技術和工業領域以及生物診斷 領域。
發明內容
本公開提供了一種低頻振動致動器裝置,其輸出能夠被人類檢測到的低頻。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目的不限于上述技術目的,并且本領域技術人員將從說明書和 所附權利要求中清楚地理解未提及的技術目的。
本發明構思的一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低頻振動致動器裝置,該低頻振動致動器裝置 包括:基板,其包括一對連接電極;致動器,其設置在一對連接電極上,以產生振動; 支撐件,其設置在致動器上;振動膜,其設置在支撐件上,以根據致動器而振動;以及 振動塊,其設置在振動膜上,以根據振動膜而振動,其中,致動器包括多個層壓絕緣層 和內部電極,內部電極交替地層壓在彼此相鄰的絕緣層之間,并且與振動膜接觸的支撐 件的頂表面的面積等于或小于與致動器接觸的支撐件的底表面的面積。
在本發明構思的一個實施例中,一種低頻振動致動器裝置包括:下基板,其包括一對連接電極;致動器,其設置在一對連接電極上,以產生振動;第一支撐件,其設置在 致動器上;第一振動膜,其設置在第一支撐件上;振動塊,其設置在第一振動膜上;第 二振動膜,其設置在振動塊上;第二支撐件,其設置在第二振動膜上;以及上基板,其 設置在第二支撐件上,其中,第二支撐件的頂表面與上基板接觸,并且致動器的共振頻 率大于振動塊的共振頻率。
附圖說明
包括附圖以提供對本發明構思的進一步理解,并且附圖并入本說明書中并構成本說 明書的一部分。附圖說明了本發明構思的示例性實施例,并且與說明書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構思的原理。在附圖中:
圖1是根據本發明構思的實施例從上側觀察時低頻致動器裝置的平面圖;
圖2A是沿圖1的線A-A’截取的截面圖;
圖2B是根據本發明構思的實施例的低頻致動器裝置的側視圖;
圖3是示出根據本發明構思的實施例的低頻致動器裝置的致動器內部的截面圖;
圖4A和圖4B是根據本發明構思的實施例的低頻致動器裝置的前視圖和側視圖;
圖4C是根據本發明構思的實施例的低頻致動器裝置的前視圖;
圖5是示出根據本發明構思的實施例從上側觀察時低頻致動器裝置的基板的平面圖;
圖6A和圖6B是根據本發明構思的實施例的低頻致動器裝置的前視圖和側視圖;
圖7A、圖8A、圖9A、圖10A、圖11A和圖12A是根據本發明構思的實施例的低 頻致動器裝置的前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韓國電子通信研究院,未經韓國電子通信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9112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