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全鏈條食品安全大數據采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79266.1 | 申請日: | 2020-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1627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2 |
| 發明(設計)人: | 賈才華;郭允棟;趙思明;張賓佳;牛猛;許燕;尤娟;尹濤;黃漢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中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Q10/06 | 分類號: | G06Q10/06;G06Q30/00;G06Q50/26;G06F16/25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知住優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3131 | 代理人: | 林艷艷 |
| 地址: | 43007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鏈條 食品安全 數據 采集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全鏈條食品安全大數據采集方法,包括步驟:S1:在食品產業鏈中確定全鏈條數據采集節點分布;S2:確定要采集的全方位數據種類;S3:根據產業鏈節點的業務特點,采用相應的數據采集系統采集各個節點的食品質量安全信息,得到原始數據,并將原始數據匯集存儲到相應的數據庫中;S4:對數據庫中的原始數據進行數據整理、數據特征提取及數據編碼的標準化處理,形成統一規范的食品安全大數據,以保證信息的均勻性和高效使用。本發明通過獲取全面優質的食品安全大數據,完善了食品安全監管數據結構,實現了數據結構標準化,為食品安全智能監管服務提供了便利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品質量安全大數據數據采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全鏈條食品安全大數據采集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雖然我國食品合格率大于98%,但是因食品安全問題不合格約13.7批次/100家,表明食品安全隱患依然很大。目前,食品安全特征的核心數據大多來源于生產一線,多以終端抽檢數據為主,數據主要是政府、機構等單位主動提交得食品安全相關的結構化數據,這類數據得數據源維度低、樣本容量有限,存在抽檢頻率低,危害漏檢率高等問題,此外,這類食品安全數據還存在格式不規范、鏈條不完整等問題,因此缺乏可用于食品安全監管的、系統性的原始信息。如今,大數據技術隨著科技的進步應運而生,它能夠對數量巨大、來源分散、格式多樣的數據進行采集、存儲和關聯分析。目前,大數據技術在醫療健康等領域中應用廣泛,對其生產管理、過程控制及智能監管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全鏈條食品安全大數據采集方法,通過收集食品全鏈條的數據,經過數據整理、提取特征數據、數據編碼后將數據可視化展示在大數據云平臺上,打破了數據孤島,完善了食品安全監管數據結構,實現標準化,通過獲取全面優質的食品安全大數據,為食品安全智能監管服務。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全鏈條食品安全大數據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在食品產業鏈中確定全鏈條數據采集節點分布;
S2:確定要采集的全方位數據種類;
S3:根據產業鏈節點的業務特點,采用相應的數據采集系統采集各個節點的食品質量安全信息,得到原始數據,并將原始數據匯集存儲到相應的數據庫中;
S4:對數據庫中的原始數據進行數據整理、數據特征提取及數據編碼的標準化處理,形成統一規范的食品安全大數據,以保證信息的均勻性和高效使用。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S1中,所述食品產業鏈是物料從源頭到成品的方向順序產生原始數據的所有節點,包括種養、收儲、加工、流通、膳食健康5個節點以及各個節點中的子節點。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S2中,所述數據種類包括全過程、全物料、全時空及全品類的質量安全信息;所述全過程包括生產過程、儲運流通過程及加工過程;所述全物料包括從源頭到成品的原輔料、投入物及添加物;所述全時空包括從農田種養到食用健康的時間周期及不同地域。
進一步的,所述質量安全信息種類包括不同來源、不同采集對象、不同危害種類及不同數據結構的數據;所述來源包括生產企業、監管機構、網絡媒體及社交平臺;所述對象包括人機料法環;所述數據結構包括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S3中,所述數據采集系統包括管理信息系統、物理信息系統和網絡信息系統;所述管理信息系統采集的原始數據包括食材和食品的檢驗檢測數據、進出交易信息及企業監督管理數據;所述物理信息系統采集的原始數據包括生產過程自動控制數據及環境監測數據;所述網絡信息系統采集的原始數據包括網站、媒體公布的食品安全信息或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中農業大學,未經華中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7926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深度強化學習的無人機軌跡及功率聯合優化方法
- 下一篇:原子層沉積設備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Q 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數據處理系統或方法;其他類目不包含的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處理系統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預定,例如用于門票、服務或事件的
G06Q10-04 .預測或優化,例如線性規劃、“旅行商問題”或“下料問題”
G06Q10-06 .資源、工作流、人員或項目管理,例如組織、規劃、調度或分配時間、人員或機器資源;企業規劃;組織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倉儲、裝貨、配送或運輸;存貨或庫存管理,例如訂貨、采購或平衡訂單
G06Q10-10 .辦公自動化,例如電子郵件或群件的計算機輔助管理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