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移動的車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78640.6 | 申請日: | 2020-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7200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9 |
| 發明(設計)人: | 劉金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金生 |
| 主分類號: | B23B3/02 | 分類號: | B23B3/02;B23B25/00;B23B25/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24227 內蒙古自***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移動 車削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可移動的車削裝置,包括底座、固定桿、固定板、車削機構和升降機構,所述升降機構包括氣缸和卡盤,所述車削機構包括驅動組件、連接組件和車削組件,該可移動的車削裝置結構巧妙,移動方便,通過升降機構實現對工件升降和夾持,通過車削機構是對工件的車削,這里通過移動組件,實現對刀具左右的移動,使得刀具可實現對不同尺寸的工件進行加工,通過連接組件實現對刀具的平穩的移動,從而實現對工件端面的車削,這里通過同一驅動源實現對多個機構的連動,提高了使用的實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特別涉及一種可移動的車削裝置。
背景技術
在船舶行業中用于柱形工件加工平面、外圓和倒角時,一般都是通過車床、鏜床等來進行加工的,當時當操作工在船上需要對工件進行端面車削或者外圓車削時,需要將工件從船上運輸下來,然后在運送至加工處進行加工,比較麻煩,而且浪費時間,降低工作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移動的車削裝置。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移動的車削裝置,包括底座、固定桿、固定板、車削機構和升降機構,所述底座水平設置,所述固定板水平設置在底座的上方,所述固定桿有兩根,兩根固定桿分別設置在底座的兩側,所述固定桿位于固定板和底座之間,所述固定板通過固定桿與底座連接,所述車削機構設置在固定板上,所述升降機構設置在底座上;
所述升降機構包括氣缸和卡盤,所述氣缸豎向朝上設置在底座上,所述卡盤水平設置在氣缸的氣桿上;
所述車削機構包括驅動組件、連接組件和車削組件,所述驅動組件包括電機、驅動軸和轉盤,所述電機豎向朝下設置在固定板上,所述轉盤水平設置在固定板的下方,所述驅動軸設置在固定板和轉盤之間,所述轉盤為矩形,所述驅動軸的一端通過固定板安裝在電機上,所述驅動軸的另一端與轉盤的中部連接,所述轉盤通過驅動軸與電機傳動連接;
所述轉盤中空設置,所述車削組件設置在轉盤內,所述車削組件包括絲桿、走位環、刀具、連接桿和限位桿,所述絲桿水平設置在轉盤內,所述絲桿的兩端分別通過兩個軸承座與轉盤內部的兩端連接,所述走位環套設在絲桿上,所述走位環與絲桿傳動連接,所述轉盤內部的頂端設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桿的一端設置在限位槽內,所述限位桿的另一端與走位環的外圈連接,所述限位桿與限位槽滑動連接,所述連接桿設置在轉盤的一端,所述連接桿與絲桿同軸設置,所述連接桿通過轉盤與絲桿連接,所述轉盤的底端設有條形通孔,所述刀具豎向設置在轉盤的下方,所述刀具的底端通過條形通孔與走位環遠離限位桿的一端連接;
所述連接組件設置在轉盤與固定板之間,所述連接組件包括第一傘齒輪、第二傘齒輪、轉桿、齒輪、齒條和支桿,所述第一傘齒輪套設在驅動軸上,所述第一傘齒輪與驅動軸鍵連接,所述第二傘齒輪設置在第一傘齒輪的一側,所述第二傘齒輪與第一傘齒輪嚙合,所述齒條設置在轉盤的一側,所述齒條與轉盤平行,所述支桿設置在齒條和轉盤之間,所述轉盤靠近齒條的一側設有條形移動孔,所述支桿的一端與轉盤連接,所述支桿的另一端通過移動孔與走位環的外圈連接,所述齒輪設置在齒條上,所述齒輪與齒條嚙合,所述齒輪與齒條傳動連接,所述轉桿設置在齒輪與第二傘齒輪之間,所述轉桿的一端與齒輪連接,所述轉桿的另一端與第二傘齒輪連接,所述轉桿的一端與第二傘齒輪鍵連接,所述轉桿的另一端與齒輪鍵連接;
所述轉桿上設有定位機構,所述定位機構包括連接環、連桿和磁鐵,所述連接環套設在轉桿上,所述連接環與轉桿滑動連接,所述磁鐵設置在固定板上,所述連桿設置磁鐵與連接環之間,所述磁鐵通過連桿與連接環連接,所述磁鐵遠離連桿的一端與固定板抵靠;
所述氣缸的氣桿與驅動軸同軸設置。
為了更好的滑動,所述限位槽內設有滑塊,所述限位桿通過滑塊與限位槽滑動連接。
為了實現對限位桿的限位,所述限位槽的截面為燕尾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金生,未經劉金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7864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