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3-氨基丁酰胺和/或3-羥基丁酰胺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75217.0 | 申請日: | 2020-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4261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2 |
| 發明(設計)人: | 康世民;陳如潔;姚家偉;伍文峰;張佳翔;陳周華;林佩敏;朱鉆楠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理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7C231/02 | 分類號: | C07C231/02;C07C237/06;C07C235/06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智匯聚晨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09 | 代理人: | 曹麗敏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氨基 丁酰胺 羥基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C4酰胺類化合物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一種3?氨基丁酰胺和/或3?羥基丁酰胺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將聚3?羥基丁酸酯和/或其共聚物、低溫的極性溶劑放入密閉的反應釜中,控制反應釜溫度恒溫在1~20℃,隨后向反應釜中通入氨氣,并使反應釜內氨氣壓力達到0.2~1.2MPa;(2)攪拌條件下升溫至25~80℃,隨后在此溫度下反應3~72h;(3)反應完后冷卻至室溫,收集得到包含3?氨基丁酰胺和3?羥基丁酰胺的液體產物。本發明通過一步反應直接得到高價值化學品3?氨基丁酰胺和3?羥基丁酰胺,工藝流程簡單高效,生產成本低,有利于3?氨基丁酰胺、3?羥基丁酰胺的規模化工業化生產,3?氨基丁酰胺和3?羥基丁酰胺的產率總和可達87%,原料利用率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C4酰胺類化合物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3-氨基丁酰胺和/或3-羥基丁酰胺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酰胺類化合物既可看做羧酸的含氮衍生物,也可看做氨或胺的衍生物,因此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氨基丁酰胺類化合物和羥基丁酰胺類化合物是兩類重要的C4酰胺類化合物,在醫藥中間體、食品、醫藥和精細有機合成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潛在應用價值。如氨基丁酰胺類化合物廣泛應用于合成抗癲癇藥、抗驚厥等藥物。羥基丁酰胺類化合物是抗血栓、抗糖尿病等醫藥的重要原料。近些年來,隨著酰胺類化合物使用領域的拓寬和下游產品的開發,羥基丁酰胺和氨基丁酰胺類化合物在國內外的需求量持續增長。3-羥基丁酰胺和3-氨基丁酰胺是兩種典型的C4酰胺類化合物。然而,目前缺乏合成這兩種C4酰胺類化合物的高效工藝技術,導致這兩種典型C4酰胺類化合物尚未規模化工業生產。因此,開發低成本高效合成3-羥基丁酰胺和3-氨基丁酰胺的新型技術具有重要意義和廣泛的市場前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已有的技術現狀,提供一種低成本、高效的3-氨基丁酰胺和/或3-羥基丁酰胺的制備方法。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3-氨基丁酰胺和/或3-羥基丁酰胺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聚3-羥基丁酸酯和/或其共聚物、低溫的極性溶劑放入密閉的反應釜中,控制反應釜溫度恒溫在1~20℃,隨后向反應釜中通入氨氣,并使反應釜內氨氣壓力達到0.2~1.2MPa;
本發明中,在步驟(2)升溫反應前,反應釜的溫度控制在1~20℃,過高的溫度(20℃)不利于往反應釜通入氨氣時極性溶劑對氨氣的溶解和吸收;過低的溫度(1℃)將極大增加制冷能耗成本。
(2)攪拌條件下升溫至25~80℃,隨后在此溫度下反應3~72h;
步驟(2)中,反應時間過短(如3h)和溫度過低(如10℃)均不利于聚3-羥基丁酸酯解聚合生成目標產物;反應時間過長(72h)和溫度過高(如80℃),一是能耗成本升高,二是會生成其它副產物,降低原料的利用效率。
(3)反應完后冷卻至室溫,排放和收集剩余氨氣,收集得到包含3-氨基丁酰胺和3-羥基丁酰胺的液體產物。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采用可再生的生物質發酵產物聚3-羥基丁酸酯和/或其共聚物制備3-氨基丁酰胺和/或3-羥基丁酰胺的方法,具有原料綠色環保可再生、工藝流程簡單、操作方便等特點。
本發明的制備原理為:在氨氣條件下,聚3-羥基丁酸酯和/或其共聚物解聚生成C4低分子化學品、C4低分子化學品進一步發生酰胺化反應和/或氨基取代反應從而生成3-氨基丁酰胺和3-羥基丁酰胺。制備方法高效、成本低,此外,增加反應釜內的氨氣壓力有利于3-氨基丁酰胺生成;而增加極性溶劑的含量有利于3-羥基丁酰胺的生成,通過控制反應工藝參數,可以選擇性地促進3-氨基丁酰胺或者3-羥基丁酰胺的生成,有利于3-氨基丁酰胺、3-羥基丁酰胺的規模化、工業化生產。
優選地,步驟(1)中所述聚3-羥基丁酸酯和/或其共聚物和液體溶劑之間的添加比例為1g:(1~10m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理工學院,未經東莞理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7521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