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蘆葦吸管內壁自動化拋光去絨毛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74758.1 | 申請日: | 2020-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9269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8 |
| 發明(設計)人: | 葉大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葉大鑫 |
| 主分類號: | B27M1/08 | 分類號: | B27M1/08;B27J7/00;B24B29/08;B24B41/00;B24B55/06;B24B47/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53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蘆葦 吸管 內壁 自動化 拋光 絨毛 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蘆葦吸管內壁自動化拋光去絨毛工藝,涉及蘆葦吸管技術領域,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蘆葦自動上料;步驟2.蘆葦自動固定切割;步驟3.蘆葦向入絨口上移動;步驟4.拋光去絨部件伸入蘆葦內壁中;步驟5.蘆葦內壁自動拋光去絨毛;步驟6.蘆葦自動下料,本發明的工藝設計巧妙,工序間銜接順暢,實現了蘆葦吸管內壁自動化拋光去絨毛,自動化程度高,產能大幅提升,具有顯著的經濟價值。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蘆葦吸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蘆葦吸管內壁自動化拋光去絨毛工藝。
背景技術
蘆葦多年水生或濕生的高大禾草,根狀莖十分發達。稈直立,高1-3米,具20多節。葉鞘下部者短于其上部者,長于其節間;葉舌邊緣密生一圈長約1毫米的短纖毛,易脫落;葉片披針狀線形,無毛,頂端長漸尖成絲形。圓錐花序大型,分枝多數;小穗無毛;內稃兩脊粗糙;花藥黃色;穎果長約1.5毫米,蘆葦為全球廣泛分布的多型種。生于江河湖澤、池塘溝渠沿岸和低濕地。目前,蘆葦被廣泛用于生產天然吸管,具有綠色環保的顯著優勢。
目前的設備在對蘆葦加工成吸管的過程中,都是采用半自動化加人工的模式對蘆葦進行加工,這樣不僅效率低下增加了操作人員的勞動量,在對蘆葦內壁進行拋光去毛時,被處理的絨毛會自動掉落,無法對絨毛進行有效的收集,使的工作環境變差,影響工作的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蘆葦吸管內壁自動化拋光去絨毛工藝,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技術問題。
一種蘆葦吸管內壁自動化拋光去絨毛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蘆葦自動上料:設置工作臺、蘆葦放置板、上料部件、固定部件、升降部件、移動部件、拋光去絨升降部件、拋光去絨部件和絨毛放置部件,當蘆葦進入到上料部件上后,上料部件上的導料板使蘆葦豎直進入到工作臺上;
步驟2.蘆葦自動固定切割:當蘆葦進入到工作臺上后,固定部件出固定板氣缸使固定板固定住蘆葦,然后氣缸使推桿推動固定器,使固定器往前運動,同時使固定器上的切割片對蘆葦進行切割;
步驟3.蘆葦向入絨口上移動:當切割片對蘆葦切割過后,然后移動部件的移動電機開啟,使移動軸帶動移動帶,使移動帶上的移動板帶動滑動塊在移動豎板上的移動槽內滑動,同時使移動板帶動升降部件的升降板進行移動,使固定部件固定的蘆葦移動;
步驟4.拋光去絨部件伸入蘆葦內壁中:當蘆葦移動到入絨口上時,使旋轉電機帶動電機旋轉軸,使電機旋轉軸帶動氣缸,使氣缸帶動固定器進行旋轉,使蘆葦進行旋轉豎直在入絨口內,然后所述拋光去絨升降部件和拋光移動板使拋光去絨部件調節到蘆葦內壁中;
步驟5.蘆葦內壁自動拋光去絨毛:當拋光去絨部件進入到蘆葦內壁中時,去絨電機開啟,去絨電機軸帶動去絨器進行旋轉,從而對蘆葦內壁進行拋光和去絨,同時絨毛通過絨毛放置部件的進絨口進入到入絨箱內,獲得所需的蘆葦吸管;
步驟6.蘆葦自動下料:當蘆葦去絨部件對蘆葦去絨拋光后,移動電機使移動板繼續向前移動,當移動板使固定部件移動到蘆葦放置板的上方時,所述固定部件松開固定住的蘆葦,使蘆葦放置到蘆葦放置板上,實現自動下料。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其一,通過所述上料部件能夠對蘆葦進行自動移動,通過所述上料部件上的導料板之間的配合,能夠使進入的蘆葦豎直進入到工作臺上,所述導料板上的導料板電機能夠調節兩個所述導料板的角度,能夠對各種大小的蘆葦進行移動。
其二,通過所述固定部件上的固定板,能夠使進入的蘆葦固定住,同時,切割片對蘆葦進行切割,使蘆葦更好的移動,所述固定部件上的旋轉電機,使蘆葦移動到入絨口時,使蘆葦豎直,使拋光去絨部件更好對蘆葦進行出料,所述升降部件和移動部件之間的配合,能夠使固定部件進行升降和移動,比便于更好的對蘆葦進行處理,提高了對蘆葦處理的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葉大鑫,未經葉大鑫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7475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蘆葦吸管自動生產線
- 下一篇:動態體積云的渲染方法、裝置及電子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