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氟雷拉納中間體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70382.7 | 申請日: | 2020-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5225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26 |
| 發明(設計)人: | 劉雄;阮張寅;劉文金;黃想亮;周國斌;曹雨倩;曹倩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美諾華藥物化學有限公司;寧波美諾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D261/04 | 分類號: | C07D261/04 |
| 代理公司: | 寧波誠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劉鳳欽;張群 |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紹興***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氟雷拉納 中間體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氟雷拉納中間體的制備方法,其以4?氰基?2?甲基苯甲酸甲酯作為起始反應物,與羥胺發生加成反應得到4?甲酰胺肟?2?甲基苯甲酸甲酯,再依次經重氮化和脫氮反應得到鹵肟類化合物,最后鹵肟類化合物與1,3?二氯?5?(1?三氟甲基?乙烯基)苯進行加成環合反應得到目標產物弗雷拉納中間體。本發明先通過加成反應制備酰胺肟,再經重氮化反應制備鹵代肟,相較于現有技術中的還原、肟化和氯化反應,制備過程大大簡化,且工藝條件溫和、安全、綠色環保,收率可達到70%以上,適應于工業化生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氟雷拉納關鍵中間體的制備方法,具體指4-[5-(3,5-二氯苯基)-5-三氟甲基-4,5-二氫異噁唑-3-基]-2-三氟甲基苯甲酸甲酯的制備方法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氟雷拉納(英文名:
氟雷拉納主要通過干擾GABA門控氯離子通道發揮作用,與環戊二烯類、苯基吡唑類和大環內酯類等殺蟲劑的作用靶標類似。氟雷拉納的成功研發開創了一類全新的GABA門控氯離子通道干擾劑研究方向,引起了動物醫學和農藥科學工作者的關注和青睞。氟雷拉納是一種廣譜性殺蟲劑,對蜱目、蚤目、虱目、半翅目和雙翅目等害蟲均具有良好的殺蟲活性,其毒力高于或與常用殺蟲劑相當。氟雷拉納對櫛頭蚤(Ctenocephalides felis)的活性優于傳統殺蟲劑氟蟲腈和吡蟲啉;對于銅綠蠅(Lucilia cuprina)的活性高于氟蟲腈、狄氏劑、吡蟲啉和溴氰菊酯;對于微小牛蜱(Rhipicephalus microplus)的活性遠高于溴氰菊酯,對抗氟蟲腈的灰飛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和二斑葉螨(Tetranychus urticae)的殺蟲活性也較好。氟雷拉納不僅與現有殺蟲劑無顯著的交互抗性,甚至對部分抗性害蟲也具有較好的殺蟲活性。
氟雷拉納首次公開于國際專利申請EP1731512B1中。國際申請WO2008122375A2公開了氟雷拉納的制備方法。
專利EP1731512B1在實施例3中以2-甲基-4-甲醛肟基苯甲酸甲酯為原料,首先在NCS作用下得到肟氯化合物后,再與1,3-二氯-5-(1-三氟甲基-乙烯基)苯進行1,3-偶極加成環合得到關鍵中間體4-[5-(3,5-二氯苯基)-5-三氟甲基-4,5-二氫異噁唑-3-基]-2-三氟甲基苯甲酸甲酯,經過一系列反應得到氟雷拉納;其實施例5中公開了以4-溴-3-甲基苯甲醛為原料,與羥胺作用得到4-溴-3-甲基苯甲醛肟,再在NCS作用下得到肟氯化合物,再與1,3-二氯-5-(1-三氟甲基-乙烯基)苯進行1,3-偶極加成環合,經過插碳反應得到關鍵中間體,從而得到氟雷拉納。上述公開的制備方法不僅原料難以制備,且插碳反應條件危險,容易造成爆炸和中毒。
國際公開專利WO2008122375A2公開了以4-溴-3-甲基苯甲酸為起始原料,先在正丁基鋰的作用下得到4-甲酰基-2-甲基苯甲酸,再與甲醇作用生成4-甲?;?2-甲基苯甲酸甲酯,經過羥胺作用,氯化、1,3-偶極加成環合得到中間體。該方法中4位甲?;臈l件較為苛刻,需要在-70℃下與金屬催化劑正丁基鋰作用。
由上述現有技術可知,中間體化合物4-[5-(3,5-二氯苯基)-5-三氟甲基-4,5-二氫異噁唑-3-基]-2-三氟甲基苯甲酸甲酯具有氟雷拉納的母核結構,先經水解反應,再與2-氨基-N-(2,2,2-三氟乙基)乙酰胺進行酰胺化反應即可得到目標產物氟雷拉納,是合成氟雷拉納的極其重要的中間體產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美諾華藥物化學有限公司;寧波美諾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美諾華藥物化學有限公司;寧波美諾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7038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