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云計算資源分配方法和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64867.5 | 申請日: | 2020-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0289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8 |
| 發明(設計)人: | 張俊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極玩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8 | 分類號: | H04L29/08;H04L12/26;H04L12/24;G06F9/455;G06F9/50 |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則元起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韓立峰;劉培越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區創***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計算 資源 分配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云計算資源分配方法和系統,用于解決現有的用戶缺乏專業的云資源運營監控和維護能力,對于新增或擴充云資源的具體時間點和具體配置不能準確把握,可能會導致部署在云資源上的業務應用系統的性能受到影響的問題,通過設置數據采集模塊、運算量計算模塊、云資源監控模塊、云平臺以及云資源性能告警模塊,通過對云計算資源的性能指標進行監控,根據性能指標計算出云資源的當前健康度值,云平臺設定云資源性能告警閾值,若當前健康度值K超過云資源性能告警閾值,則發出報警指令至云資源性能告警模塊,云資源性能告警模塊提示用戶優化云計算資源配置。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資源分配系統,具體為一種云計算資源分配方法和系統,屬于云計算資源分配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云計算是一種新的計算模型,通過互聯網提供各種服務,因此,用戶可以使用任何設備隨時隨地訪問云服務任何地方。此外,用戶不需要知道云平臺如何工作,他們只需要通過網絡訪問服務瀏覽器。由于其方便性和巨大的計算能力,云計算被視為下一代的計算模式。
在云計算中,通過采用虛擬化技術,一臺物理主機可以虛擬成多個虛擬主機作為基本運算單元,并使用這些主機。通過采用虛擬化技術,云計算隨著傳統的集群計算將大大提高硬件的利用率,并實現自動監測所有主機。虛擬化技術在云資源的管理和動態配置中起關鍵作用,通過虛擬化技術可以將底層的各種硬件資源進行封裝,以虛擬機為基本資源單位向用戶提供服務。云計算最大的特點是按需使用,客戶可根據需要隨時申請云資源或者擴充/縮減云資源,云計算運營商的云管理平臺根據客戶需求開通和分配云資源。
但是很多企業客戶缺乏專業的云資源運營監控和維護能力,對于新增或擴充云資源的具體時間點和具體配置不能準確把握,可能會導致部署在云資源上的業務應用系統的性能受到影響。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云計算資源分配方法和系統,用于解決現有的缺乏專業的云資源運營監控和維護能力,對于新增或擴充云資源的具體時間點和具體配置不能準確把握,可能會導致部署在云資源上的業務應用系統的性能受到影響的問題,通過設置數據采集模塊、運算量計算模塊、云資源監控模塊、云平臺以及云資源性能告警模塊,通過對云計算資源的性能指標進行監控,根據性能指標計算出云資源的當前健康度,云平臺設定云資源性能告警閾值,若當前健康度值K超過云資源性能告警閾值,則發出報警指令至云資源性能告警模塊,云資源性能告警模塊提示用戶優化云計算資源配置。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云計算資源分配系統,包括數據采集模塊、運算量計算模塊、云資源監控模塊、云平臺以及云資源性能告警模塊;
所述云資源監控模塊用于監測用戶云計算資源單位周期時間T內各項性能指標,包括CPU運算量、磁盤運算量和I/O運算量;
所述數據采集模塊用于在單位周期時間T內對虛擬機i進行采集數據,并將采集的數據發送至運算量計算模塊,所述運算量計算模塊用于對CPU進行運算量計算,計算過程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數據采集模塊獲取虛擬機i在t時刻的CPU頻率、虛擬機i在t時刻CPU的使用率、虛擬機i的CPU核心數以及虛擬機i在每個周期內浮點運算次數,并將采集的數據發送至運算量計算模塊;
步驟二:運算量計算模塊接收到虛擬機i在t時刻的CPU頻率、虛擬機i在t時刻CPU的使用率、虛擬機i的CPU核心數以及虛擬機i在每個周期內浮點運算次數后,分別將其標記為Cfn;
步驟三:利用計算公式計算在單位周期時間T內的CPU運算量,
計算公式為其中α為預設比例系數固定值;
所述運算量計算模塊還用于計算磁盤運算量以及I/O運算量,具體計算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極玩云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極玩云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6486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