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的吸入性過敏原融合蛋白及其構建方法、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61711.1 | 申請日: | 2020-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2581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5 |
| 發明(設計)人: | 秦楓;何志威;吳榮桂;張小飛;顏松;周玥;黃敬雙;萬文琴;吳斌;任偉超;劉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攜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K19/00 | 分類號: | C07K19/00;C12N15/62;C12N15/85;G01N33/68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史麗紅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吸入 過敏原 融合 蛋白 及其 構建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吸入性過敏原融合蛋白及其構建方法、應用,構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依次連接過敏原Der P21、Der f13、Abm a 8(t)蛋白核苷酸序列獲得目的基因,其中,每相鄰兩種過敏原蛋白核苷酸序列之間加入Linker序列;S2、在目的基因N端加入真核KOZAK序列,在上游加入限制性核酸內切酶位點Not I,在下游加入酶切位點BamH I,C端加入6*His標簽序列,獲得全序列基因;S3、將步驟S2獲得的全序列基因與質粒進行雙酶切獲得酶切產物;S4、將步驟S3獲得的酶切產物通過T4連接酶連接,得到重組質粒;S5、將重組質粒在哺乳細胞中表達獲得吸入性過敏原融合蛋白。通過本發明所述方法構建的融合蛋白能提高檢測試劑盒的靈敏度和特異性,減少漏檢和錯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體外診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的吸入性過敏原融合蛋白及其構建方法、應用。
背景技術
吸入性過敏原是誘發哮喘病、過敏性鼻炎的重要過敏原,可飄散在室內外空氣中,隨著呼吸進入人呼吸道而引起致敏,包括花粉、塵螨、真菌、某些寵物的毛屑和排泄物、抽煙異味,甚至各種昆蟲的鱗毛、碎屑等,室內空氣污染常是孩子吸入性過敏的禍首。
過敏體質者接觸過敏原(抗原)如藥物、粉塵等后,體內產生大量的IgE抗體,這種親細胞性抗體與體內的肥大細胞、嗜堿性粒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相結合,使機體致敏。當再次接觸過敏原時,則過敏原與細胞上的IgE抗體相結合,并損傷該類細胞,使其釋放大量的血管活性物質,引起小血管擴張和通透性增加,平滑肌痙攣及腺體分泌增多,引起不同的疾病。若發生在皮膚粘膜處,則引起蕁麻疹和各種皮炎;在呼吸道則引起咽喉部及聲帶充血水腫、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等;在消化道則引起過敏性胃腸炎;在全身小血管則引起過敏性休克。
花粉中可以致敏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質,絕大部分致敏花粉都屬風媒花,花粉量大、體積小、重量輕,播散范圍廣,有明確的區域性和季節性,如艾蒿花粉、豚草花粉可以引起過敏性鼻結膜炎、皮膚過敏甚至過敏性哮喘。
目前臨床上檢測過敏的方法有變應原皮膚試驗、血清特異性IgE測定、支氣管或鼻腔激發試驗等;支氣管激發試驗是過敏性哮喘的確診依據,可通過觀察氣道對吸入塵螨、花粉的反應程度來判斷哮喘患者是否對塵螨和花粉過敏,但試驗有激發哮喘發作的危險;而且吸入性過敏原表達的均為單一過敏原,在體外診斷試劑研發過程中無法實現同時檢測多個過敏原,進而增加試劑成本、檢測過程繁瑣、檢測結果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吸入性過敏原融合蛋白,該融合蛋白能提高檢測試劑盒的靈敏度和特異性,以減少漏檢和錯檢。
此外,本發明還提供上述吸入性過敏原融合蛋白的構建方法、應用。
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新型的吸入性過敏原融合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因此,Der P21、Der f13、Abm a 8(t)融合蛋白,能夠同時檢測屋塵螨、粉塵螨、豚草過敏原,提高檢測試劑盒的靈敏度和特異性,以減少漏檢和錯檢。
一種編碼吸入性過敏原融合蛋白的基因,所述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一種含有所述基因的重組質粒。
一種含有吸入性過敏原融合蛋白的試劑盒。
一種新型的吸入性過敏原融合蛋白的構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依次連接過敏原Der P21、Der f13、Abm a 8(t)蛋白核苷酸序列獲得目的基因,其中,每相鄰兩種過敏原蛋白核苷酸序列之間加入Linker序列;
S2、在目的基因N端加入真核KOZAK序列,在上游加入限制性核酸內切酶位點NotI,在下游加入酶切位點BamH I,C端加入6*His標簽序列,獲得全序列基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攜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四川攜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6171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