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反開槽PC件快捷窨井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56452.3 | 申請日: | 2020-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4457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26 |
| 發明(設計)人: | 歐陽駿弛;劉敏;鄭元容;邱立;王文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建工第三建設有限責任公司;重慶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9/12 | 分類號: | E02D29/12;E02D15/02;E01C19/02;E01C19/15;E01C19/23;E01C11/06;E01C19/17;E01C19/48 |
| 代理公司: | 重慶樂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付金星 |
| 地址: | 400042***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開槽 pc 快捷 窨井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道路井蓋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反開槽PC件快捷窨井施工方法,包括檢查井基礎和底板澆筑、井身砌筑、勾縫抹面、井筒周邊回填、后鋼板覆蓋井口、道路基層結構施工、路面基層反開槽挖出井口、安裝井頸及切塊,細石混凝土連接密實、后鋼板二次封閉井口、道路瀝青混凝土底面層施工、二次反開槽挖出井口、井圈施工。澆注過渡混凝土材料進行加固和道路瀝青混凝土面層施工步驟;該施工方法優化井體構造和增設過渡材料為手段,通過保障井圈周邊路面壓實度、提升井圈及路面抗沖擊能力和釋放不同界面的變形影響,來解決道路井蓋周邊面層易出現破損下陷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道路井蓋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反開槽PC件快捷窨井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以及國內經濟發展已步入新常態階段的大環境下,關乎國計民生的道路交通建設也處于迅猛發展的時期。伴隨路網密度的不斷增加和運輸流量的不斷提升,道路交通的建設速度及質量水平成為提振國內消費,降低物流成本,增加民眾獲得感,推動全國經濟整體水平向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引擎。
這幾年國內基建建設突飛猛進,高密高強的路網建設節奏間接掩蓋了許多道路規劃、施工、維保方面所存在的問題,隨著道路使用過程中問題的不斷暴露以及質量通病的不斷浮出水面,其中出現頻率最為普遍也最不好根治的問題之一便是道路井蓋周邊面層易出現破損下陷。
為了解決該問題,通過翻閱公司已完道路施工資料、參與道路工程回訪保修工作以及部分介入在建道路工程項目的施工技術工作,在原有道路窨井施工方法的基礎上進行了大幅改進,并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按照PDCA原則不斷總結經驗、提煉技術成果,最終形成以“反開槽工藝+PC井頸和PC混凝土楔塊+早強混凝土過渡材料”為核心技術的施工工法。
發明內容
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以解決背景技術所描述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了反開槽PC件快捷窨井施工方法,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設計圖紙施工深化,井頸楔塊BIM設計
(1)、針對窨井施工圖紙進行深化,對井身、井筒、井室面層、管箍節點大樣進行施工深化設計,明確材料和作法;
(2)、在征得業主單位和設計單位的前提下,對井筒上部構造進行優化設計,即利用BIM技術進行井頸和配套環形楔塊設計,并將設計數據發給PC加工廠進行生產;
S2:窨井基礎施工、底板澆筑
(1)、根據設計圖紙中所標注的窨井坐標信息,利用全站儀、經緯儀放出窨井的開外邊線,并留足工作面寬度;
(2)、基槽開挖前應對周邊構筑物及地下管線設施采取有效保護措施,切實做好基槽知乎和施工降水,充分保證周邊建筑物及地下管線設施安全;
(3)、底板施工時,預制底板和現澆底板均先澆筑墊層,預制底板和現澆底板厚度和材質應滿足設計要求;
(4)、底板施工時,鋼筋綁扎、混凝土澆筑及養護均應滿足設計及標準規范要求;
S3:井身砌筑及周邊回填,用厚鋼板封閉井口
(1)、窨井多數是由多種規格的楔塊、石塊和預制井管連接構件組砌完成,在砌筑前,采用BIM技術做好排塊深化設計,注意井管連接構件處的楔塊排布,深化后還應出排塊圖指導施工;
(2)、當接入窨井的支管、支干管高程與主干管的高程差不滿足標準楔塊高度模數時,應采用砌筑砂漿厚度進行厚度調整,且應大于20mm;當砌筑砂漿厚度大于20mm時,采用楔塊進行調整;
(3)、砌筑窨井所用砂漿嚴格按照試驗室提供的經監理工程師認可的配合比,準確計量攪拌,相應指標應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建工第三建設有限責任公司;重慶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重慶建工第三建設有限責任公司;重慶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5645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再生塑料顆粒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大深度水下機器人用三功能天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