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車銑復合主軸車銑轉切傳動裝置及工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55199.X | 申請日: | 2020-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1777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5 |
| 發明(設計)人: | 徐科;王海忠;范建校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興航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B19/02 | 分類號: | B23B19/02;B23P23/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國旭東 |
| 地址: | 710000 陜西省***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合 主軸 車銑轉切 傳動 裝置 工作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車銑復合主軸車銑轉切傳動裝置,包括主軸外殼和主軸,所述主軸外殼內設置有安裝腔體,所述主軸沿軸向貫穿主軸外殼的安裝腔體,所述主軸包括動力輸入端、動力輸出端和離合機構,所述動力輸入端與動力源相連,所述動力輸出端與刀具座相連,所述離合機構用于控制所述動力輸入端與所述動力輸出端的動力傳輸的啟停。所述離合機構包括固定內圈、旋轉內圈和浮動圈。本發明可以通過控制動力輸出端的輸出,使主軸具有高速旋轉或靜止不動的狀態,在離合機構未嚙合時,主軸旋轉,在離合機構處于嚙合狀態時,主軸靜止,實現了復合車銑主軸的車銑轉切,從而實現了在一臺機床上對待加工零件進行車削與銑削加工操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機床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車銑復合主軸車銑轉切傳動裝置及工作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制造業的不斷發展,對工業產品的要求不斷提高,為滿足市場要求,必須提高生產效率,從而導致復合機床成為了當前世界機床技術發展的主流。進行復合加工的目的在于,在保持工序集中和減少工件重新安裝定位的前提下,將更多的加工過程復合在一臺機床上,銑車復合是將單一加工中心機床、單一數控車床加工工藝能力有機集成在同一臺數控機床,變成工件旋轉及刀具軸旋轉都可以是主運動,從而提高加工件的精度、加工效率。
車銑復合機床的加工成型方式為車削和銑削,車削主要是用車刀對旋轉的工件進行車削加工,銑削是用旋轉的刀具對工件進行切削;車銑復合機床的核心機構是兼具銑削能力和車削能力的車銑復合主軸,在車銑復合機床處于銑削加工狀態時,車銑復合主軸旋轉;在車銑復合機床處于車削加工狀態時,車銑復合主軸鎖緊。現有的車銑復合主軸存在的缺陷在于,以環形缸為直線移動推力源力源。環形缸占用空間位置大,無法滿足小空間集成零部件較多的使用環境要求。因此,急需一種車銑轉切簡單、占用空間小的車銑復合主軸車銑轉切裝置。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不足與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車銑復合主軸車銑轉切傳動裝置及工作方法,以主軸的后軸承座為基體,將多個小動力缸環狀布置在座體上,可靈活調整小動力缸的空間位置設置、大小與數量,方便在主軸結構中應用,從而解決了現有技術中車銑復合主軸的車銑轉切結構占用空間大的技術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申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車銑復合主軸車銑轉切傳動裝置,包括主軸外殼和主軸,所述主軸外殼內設置有安裝腔體,所述主軸沿軸向貫穿主軸外殼的安裝腔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軸包括動力輸入端、動力輸出端和離合機構,所述動力輸入端與動力源相連,所述動力輸出端與刀具座相連,所述離合機構用于控制所述動力輸入端與所述動力輸出端的動力傳輸的啟停。
本發明還具有以下技術特征:
所述離合機構包括固定內圈、旋轉內圈和浮動圈;
所述固定內圈設置在位于主軸前端的拉桿壓塊的上方,所述拉桿壓塊和固定內圈由所述主軸驅動旋轉;
所述旋轉內圈形狀配合地設置在固定內圈的上方且旋轉內圈與固定內圈嚙合或分離,所述旋轉內圈還通過間隙調整墊連接設置在安裝腔體內且靠近主軸前端處的后端蓋;
所述浮動圈與設置在主軸后軸承座上的動力缸的活塞桿相連,并沿所述主軸的軸向移動與所述旋轉內圈和固定內圈嚙合或分離。
具體的,所述旋轉內圈沿主軸軸向的內圓周與固定內圈沿主軸軸向的的外圓周尺寸配合;所述旋轉內圈的沿主軸軸向的第一后端面和固定內圈沿主軸軸向的第二后端面與浮動圈沿主軸軸向的第一前端面尺寸配合。
具體的,所述活塞桿上沿主軸軸向設置有至少一個動力缸回位壓簧,所述動力缸回位壓簧另一端連接浮動圈。
具體的,所述主軸為中空主軸。
具體的,所述活塞桿的數量為4個。
本發明還提出了一種車銑復合主軸車銑轉切傳動裝置的工作方法,該方法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興航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西安興航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5519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