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恢復透水性的透水路面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52388.1 | 申請日: | 2020-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5210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2 |
| 發明(設計)人: | 張春東;苗華;于寶國;陳聰慧;陳代果;楊福儉;楊航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利水電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1C7/32 | 分類號: | E01C7/32;E01C11/22;B08B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黃曉蘭 |
| 地址: | 518111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可恢復 透水性 透水 路面 | ||
1.一種可恢復透水性的透水路面,其特征在于,該透水路面包含:C30透水混凝土層(1),設置在所述C30透水混凝土層(1)下層的級配碎石層(5),設置在所述級配碎石層(5)下層的素土夯實層(9),設置在所述C30透水混凝土層(1)和級配碎石層(5)交界處的暗槽(3),設置在所述暗槽(3)內的反沖洗管道(4),以及設置在所述級配碎石層(5)和素土夯實層(9)交界處的上排水盲管(6)、下排水盲管(8)和盲管支管(7);
其中,所述暗槽(3)為呈相互連通的十字網格狀結構;所述反沖洗管道(4)設置在所述暗槽(3)內,且所述反沖洗管道(4)的入口端與高壓水源連接,該輸入端設置有閥門;所述反沖洗管道(4)上間隔設置有若干噴水口,所述噴水口處設置有噴頭;
所述上排水盲管(6)和下排水盲管(8)均為半圓形盲管,上排水盲管(6)和下排水盲管(8)的開口相對設置,上排水盲管(6)的直徑大于所述下排水盲管(8)的直徑,且上排水盲管(6)和下排水盲管(8)的側壁連接在一起呈側壁封閉的管道;所述上排水盲管(6)和下排水盲管(8)的連接處與所述盲管支管(7)連通,所述盲管支管(7)的末端連通至道路兩側土體,所述上排水盲管(6)和下排水盲管(8)構成的管道連通至道路下水管道內;所述上排水盲管(6)的外壁上開設貫通的孔;
所述級配碎石層(5)采用的級配碎石的粒徑為20~60mm;所述素土夯實層(9)的夯實度大于或等于90%;
所述級配碎石層(5)和素土夯實層(9)交界處,在所述素土夯實層(9)上表面設置梯形槽,所述級配碎石層(5)填置在該梯形槽內,且所述上排水盲管(6)埋置在該梯形槽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恢復透水性的透水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水盲管(6)的開孔率為其總面積的3~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恢復透水性的透水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水盲管(6)的頂部包覆有土工布。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恢復透水性的透水路面,其特征在于,相鄰的噴水口之間間距為200~300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恢復透水性的透水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暗槽(3)內固定有用于起到支撐作用的固定件或鋼筋網,該固定件為桁架網狀支撐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恢復透水性的透水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沖洗管道(4)包含:反沖洗管道主管和反沖洗管道支管,所述反沖洗管道主管和反沖洗管道支管交叉呈十字網格狀結構,所述反沖洗管道支管上間隔設置若干所述噴水口。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可恢復透水性的透水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沖洗管道支管的直徑小于所述反沖洗管道主管的直徑。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可恢復透水性的透水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沖洗管道支管為D20 PVC水管管道,所述反沖洗管道主管為D40 PVC水管管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利水電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科技大學,未經中國水利水電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52388.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云邊端融合技術的智慧交通系統
- 下一篇:一種高灰分瓦楞原紙烘干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