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發酵片狀豆粕飼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50291.7 | 申請日: | 2020-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6742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5 |
| 發明(設計)人: | 李其松;劉艷玲;朱宏宇;李娟;王勝;黃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寶輝生物飼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K10/10 | 分類號: | A23K10/10;A23K10/14;A23K10/18;A23K10/30;A23K10/37;A23K40/00;A23K50/80;C02F3/34;C02F103/2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趙瑜 |
| 地址: | 211100 江蘇省南京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發酵 片狀 豆粕 飼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生物飼料領域,具體提供一種發酵片狀豆粕飼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發酵片狀豆粕飼料包括發酵基料與復合有益菌液,發酵基料包括重量份數為20?40份的壓片玉米,重量份數為60?90份的片狀豆粕;復合有益菌液由包括枯草芽孢桿菌、凝結芽孢桿菌、嗜熱鏈球菌、嗜酸乳桿菌、戊糖片球菌、產朊假絲酵母、釀酒酵母菌的復合發酵菌種進行擴繁而成;復合發酵菌種與發酵基料的重量比為0.25?1.0:1000。本發明產品便于水產動物采食,可以進一步降低餌料系數,顯著提升水產動物飼料轉化率,提高了水產動物成活率;此外,使用本發明產品可以改善水質,預防水體富營養化,優化水體生態環境。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飼料領域,具體提供一種發酵片狀豆粕飼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蒸汽壓片技術主要是通過濕熱處理和物理剪切相結合的原理,將玉米粒、大豆壓成特定厚度的薄片,實現蛋白質空間結構的改變和蛋白質的暴露。
已有許多報道證實壓片玉米較普通玉米粒飼喂反芻動物效果更優,現在蒸氣壓片玉米通常使用在反芻動物日糧配方上,至于水產類養殖上的應用尚未見報道;片狀豆粕報道較少。
在集約化養殖發展迅速的今天,淡水養殖的質量安全問題嚴重制約行業的發展,生態環境的破壞,也使得淡水蝦蟹的養殖環境遭到破壞。生物發酵飼料可以在保證蝦蟹基礎營養的前提下,有效調節水環境,保障蝦蟹的健康、安全。
傳統的發酵飼料多采用粉碎原料作為發酵底物,這樣相較于直接使用完整玉米粒、豆粕等原料發酵,發酵的表面積更大,發酵的更加徹底。但是以目前生產上的工藝水平,發酵后生產出的發酵飼料難以制粒,所以只能是粉狀。由于口器形狀等天然原因,蝦蟹無法將粉狀飼料食盡,造成了一些資源浪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水產養殖中的基本營養需求,以及目前普遍存在的養殖環境不佳、水質不好問題,提供一種發酵片狀豆粕飼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可以有效解決直接發酵完整玉米粒、大豆會發酵不完全,而粉碎后發酵生產的發酵飼料難以制粒,不便于水產動物采食的問題。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發酵片狀豆粕飼料,包括發酵基料與復合有益菌液,
所述發酵基料包括重量份數為20-40份的壓片玉米,重量份數為60-90份的片狀豆粕;
所述復合有益菌液由包括枯草芽孢桿菌、凝結芽孢桿菌、嗜熱鏈球菌、嗜酸乳桿菌、戊糖片球菌、產朊假絲酵母、釀酒酵母菌的復合發酵菌種進行擴繁而成;
所述復合發酵菌種與發酵基料的重量比為0.25-1.0:1000。
制備上述一種發酵片狀豆粕飼料的方法,所述發酵飼料是將發酵基料與復合有益菌液均勻混合,嚴格管控發酵溫度,先厭氧發酵、再交替進行好氧發酵和厭氧發酵而制成。
進一步地,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將壓片玉米、片狀豆粕入混合機中混合均勻;
步驟2:按上述重量比稱取所述復合發酵菌種,先加溫水進行活化,再加水進行擴繁,得到復合有益菌液;
步驟3:將步驟2中所得的復合有益菌液噴涂到步驟1中的混合發酵基料上,邊噴涂邊翻攪,使之混合均勻;
步驟4:將步驟3得到的發酵物料倒入發酵槽中,控制條件,使其交替進行好氧發酵和厭氧發酵至72-148小時,得到成品。
優選地,步驟2中所述溫水的溫度為36-40℃。
優選地,步驟2中復合發酵菌種與擴繁用水的重量比為(0.25-1.0):(250-450)。
優選地,步驟3中噴涂的復合有益菌液與發酵基料的重量比為(250-450):100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寶輝生物飼料有限公司,未經南京寶輝生物飼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5029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