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綜放開采煤矸混合度監測系統、控制放煤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45864.7 | 申請日: | 2020-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9638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2 |
| 發明(設計)人: | 王家臣;張錦旺;楊勝利;劉鳳琪;李良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 主分類號: | E21C41/18 | 分類號: | E21C41/18;E21C35/20;E21F17/18;E21D2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師事務所 11569 | 代理人: | 崔玥 |
| 地址: | 100083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放開 采煤 混合 監測 系統 控制 方法 | ||
1.一種綜放開采煤矸混合度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液壓支架組、刮板輸送機、控制裝置、多個攝像裝置以及多個擾流裝置;所述液壓支架組包括多個設有編號的液壓支架;
所述刮板輸送機設置在所述液壓支架的放煤口下方,所述刮板輸送機用于輸送經所述放煤口落下的煤矸;
所述擾流裝置的固定端設置在所述刮板輸送機的第一側,所述擾流裝置的活動端在工作狀態下設置在所述刮板輸送機的第二側,所述擾流裝置的活動端在非工作狀態下設置在所述刮板輸送機的第一側;多個所述擾流裝置的位置分別與除首個液壓支架外編號為奇數的液壓支架的位置對應,所述擾流裝置用于對煤矸堆積體進行擾動,改變煤矸堆積體的空間狀態;
所述刮板輸送機具體包括:槽幫鋼和刮板鏈,刮板鏈位于槽幫鋼的凹槽內;
擾流裝置包括擾流本體和緊鎖裝置,擾流本體為柱狀結構,擾流本體的一端與槽幫鋼第一側上的固定裝置固定連接,在擾流裝置處于工作狀態下,擾流本體另一端與槽幫鋼第二側上的第一鎖緊裝置活動連接,在擾流裝置處于非工作狀態下,擾流本體另一端與槽幫鋼第一側的第二鎖緊裝置活動連接;
多個所述攝像裝置分別設置在編號為偶數的液壓支架上,所述攝像裝置用于拍攝擾動前后煤矸堆積體的空間狀態圖;
所述控制裝置分別與所述液壓支架、所述攝像裝置和所述擾流裝置連接;所述控制裝置用于根據所述攝像裝置拍攝的擾動前后煤矸堆積體的空間狀態圖控制液壓支架放煤板的開啟與關閉,所述控制裝置還用于控制攝像裝置開啟和關閉以及控制擾流裝置的狀態切換。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綜放開采煤矸混合度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支架,具體包括:
頂梁、底座、頂梁千斤頂、掩護梁、尾梁和掩護梁千斤頂;
所述頂梁千斤頂的一端設置在所述頂梁的下表面,所述頂梁千斤頂的另一端設置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掩護梁的一側與所述頂梁連接,所述掩護梁的另一側與所述尾梁可轉動連接;所述掩護梁千斤頂的一側與所述底座連接,所述掩護梁千斤頂的另一側與所述掩護梁的下表面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綜放開采煤矸混合度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攝像裝置分別設置在編號為偶數的液壓支架的掩護梁千斤頂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綜放開采煤矸混合度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輸送機,具體包括:
槽幫鋼和刮板鏈,所述刮板鏈位于所述槽幫鋼的凹槽內。
5.一種控制放煤方法,應用于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綜放開采煤矸混合度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獲取處于工作狀態的液壓支架的編號;刮板輸送機設置在所述液壓支架的放煤口下方,刮板輸送機輸送經放煤口落下的煤矸;刮板輸送機具體包括:槽幫鋼和刮板鏈,刮板鏈位于槽幫鋼的凹槽內;擾流裝置包括擾流本體和緊鎖裝置,擾流本體為柱狀結構,擾流本體的一端與槽幫鋼第一側上的固定裝置固定連接,在擾流裝置處于工作狀態下,擾流本體另一端與槽幫鋼第二側上的第一鎖緊裝置活動連接,在擾流裝置處于非工作狀態下,擾流本體另一端與槽幫鋼第一側的第二鎖緊裝置活動連接;
開啟與所述處于工作狀態的液壓支架的編號匹配的攝像裝置和擾流裝置;多個擾流裝置的位置分別與除首個液壓支架外編號為奇數的液壓支架的位置對應,擾流裝置用于對煤矸堆積體進行擾動,改變煤矸堆積體的空間狀態;多個攝像裝置分別設置在編號為偶數的液壓支架上,攝像裝置用于拍攝擾動前后煤矸堆積體的空間狀態圖;
獲取攝像裝置傳輸的經所述擾流裝置擾動前的煤矸堆積體的空間狀態圖以及經所述擾流裝置擾動后的煤矸堆積體的空間狀態圖;
根據擾動前的煤矸堆積體的空間狀態圖和擾動后的煤矸堆積體的空間狀態圖進行綜放開采煤矸混合度監測,并根據監測結果控制所述處于工作狀態的液壓支架的關閉時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未經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45864.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