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鐵路貨場防侵限安全智能預警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44932.8 | 申請日: | 2020-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3748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4 |
| 發明(設計)人: | 王健;李琦;陳超;魏子雄;趙夢;劉嬌;李行速;王子雨;孫玉成;吳凱;康國營;尹祥軍;于書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鐵道科學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B21/24 | 分類號: | G08B21/24;G08B13/196;G08B3/10;H04N7/18 |
| 代理公司: | 遼寧共智律師事務所 21260 | 代理人: | 張軍貴 |
| 地址: | 110013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鐵路 貨場 防侵限 安全 智能 預警系統 | ||
1.一種鐵路貨場防侵限安全智能預警系統,由安裝在貨場內部各區域的智能入侵監測設備、安裝于監控室后臺的智能視頻監控設備、控制器和響應裝置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入侵監測設備由智能攝像機和接近傳感器組成,所述智能攝像機設置在軌道的外側且在軌道兩側形成符合鐵路規范的虛擬限界,所述接近傳感器安裝在距離調車進入貨場裝卸區一定距離外的軌道內側,所述智能入侵監測設備與控制器電連接,所述控制器與智能視頻監控設備電連接,所述控制器與響應裝置連接。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鐵路貨場防侵限安全智能預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視頻監控設備由計算機視覺技術模塊、圖像處理模塊、模式識別模塊和智能視頻分析模塊組成。
3.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鐵路貨場防侵限安全智能預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計算機視覺技術模塊可將智能攝像機采集到的圖像、視頻篩選,從中獲取高級、抽象的信息并傳輸給所述圖像處理模塊和所述模式識別模塊;
所述圖像處理模塊和所述模式識別模塊分別用于處理圖像信息和識別模式,并將處理、識別過的信息傳輸給所述智能視頻分析模塊;
所述智能視頻分析模塊可將信息分析整理,將分析判斷出的調車、汽運貨車、行人的狀態信息傳輸至控制器。
4.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鐵路貨場防侵限安全智能預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響應裝置由廣播警報器、遠程終端和設置在道路攔截口的閘桿起落控制裝置組成;所述響應裝置可通過藍牙通信、無線信息交互模式與控制器連接。
5.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鐵路貨場防侵限安全智能預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遠程終端設置在調車手臺上。
6.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鐵路貨場防侵限安全智能預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攝像機用于采集鐵路貨場內視頻數據和音頻數據,所述智能攝像機符合預設的條件下啟動錄像功能;所述預設條件包括汽運貨車靜止、汽運貨車運行、汽運貨車行駛狀態以及調車在貨場中的駛入、停止、駛離的狀態。
7.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鐵路貨場防侵限安全智能預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近傳感器探測到有調車接近、駛入時,所述智能攝像機啟動對貨場內的汽運貨車、行人狀態監控的同時對虛擬限界進行入侵監測,并傳輸信息給所述智能視頻監控設備,通過計算機處理、分析判定,所述控制器將控制信號傳輸給所述閘桿起落控制裝置啟動道口閘桿落下、所述廣播警報器播放警示語言,提醒汽運貨車及作業人員注意作業安全有調車接近,并傳輸信息至所述遠程終端提示調車作業員注意危險。
8.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鐵路貨場防侵限安全智能預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近傳感器探測到有調車完成裝卸工作后駛離場區時,所述智能攝像機啟動對貨場內的汽運貨車、行人狀態監控的同時對虛擬限界進行入侵監測,并傳輸信息給所述智能視頻監控設備,通過計算機處理、分析判定,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道口閘桿落下、所述廣播警報器播放警示語言,提醒汽運貨車及作業人員注意作業安全有調車將要駛離,并傳輸信息至所述遠程終端提示調車作業員注意危險。
9.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鐵路貨場防侵限安全智能預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近傳感器探測到調車進入貨場停穩后,所述智能攝像機啟動對貨場內的汽運貨車、行人狀態監控以及所述道口閘桿起落狀態和虛擬限界是否有非法入侵進行監測,并傳輸信息給所述智能視頻監控設備,通過計算機處理、分析判定,當所述路口閘桿起落異常、路口存在爭道搶行及虛擬限界有非法入侵時,所述控制器啟動廣播警報器播放警示語言,提醒汽運貨車及作業人員注意作業安全、車輛按序小心行駛,并傳輸信息至所述遠程終端提示調車作業員注意危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鐵道科學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經沈陽鐵道科學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44932.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