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激光回歸反射無人汽車涂層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44832.5 | 申請日: | 2020-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7547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9 |
| 發明(設計)人: | 戴李宗;鹿振武;黃楚紅;袁叢輝;許一婷;陳國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9D163/00 | 分類號: | C09D163/00;C09D5/00;C09D7/43;C09D179/04;C09D5/33;C09D7/62;C08G83/00;B05D7/24;B05D7/00;B05D5/00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首創君合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張松亭;姜謐 |
| 地址: | 361000 ***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激光 回歸 反射 無人 汽車 涂層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激光回歸反射無人汽車涂層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獲得表面親油的改性玻璃微球;(2)在改性玻璃微球的表面從內到外依次鍍上第一反射膜、第二反射膜和第三反射膜,獲得鍍膜玻璃微球,第一至第三反射膜的光學厚度依次增大;(3)在基體表面制備底漆層;(4)在底漆層上涂覆粘結組合物至玻璃微球直徑的一半的厚度,將鍍膜玻璃微球均勻散落于粘結組合物中,待粘結組合物固化后形成粘結層后,用過氧水破壞露出粘結層的鍍膜玻璃微球表面的第一至第三反射膜,然后涂覆環氧保護涂層,即得。本發明制得的產品可靠性優異,全反射效果良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無人汽車涂層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激光回歸反射無人汽車涂層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谷歌為首的國際互聯網巨頭在無人汽車產業的巨大投入,國內的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也先后成立了自己的無人汽車研發部門,無人汽車市場迎來了大發展,無人汽車用高信號反射涂料作為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也被廣泛關注。對于無人汽車而言如何迅速而準確地掌握行駛路線周圍的路況要比開發一款帶有各種功能的智能駕駛的軟件要重要得多也復雜得多,而在整個汽車的行駛過程中最大的變數就來源于附近同樣行駛的汽車,因此在對無人汽車的研究中如何通過傳感器準確掌握周邊正在行駛的同類汽車的運行狀況則顯得尤為重要。
現有的無人汽車信號采集裝置類型包括電磁波雷達、超聲波雷達、激光雷達等,其中激光雷達系統以其高效準確等特點而受到廣泛關注,但由于高能量激光對人體有巨大傷害,因此車載激光雷達的發射光線能量被嚴格控制且光信號由于在空氣中傳輸時的損耗和在被探測物體表面發生的散射而被進一步衰減,導致最終返回接收器的信號強度很弱,嚴重影響探測精度和距離。以市售的velodyne公司的64線激光雷達為例,為了避免對人眼的傷害該型激光雷達使用905nm近紅外光線為信號源輸出功率為9w,它的有效探測范圍為150m,遠低于傳統電磁波雷達的探測距離,從而嚴重阻礙其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缺陷,提供一種激光回歸反射無人汽車涂層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激光回歸反射無人汽車涂層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用偶聯劑對玻璃微球進行表面改性,獲得表面親油的改性玻璃微球;
(2)在改性玻璃微球的表面從內到外依次鍍上第一反射膜、第二反射膜和第三反射膜,獲得鍍膜玻璃微球,第一至第三反射膜的光學厚度依次增大,其中第一至第三反射膜中均含有金屬有機框架,該金屬有機框架的配體的結構式為R為-Cl、-CH3、-CH2CH3、-NH2、-H或-CN;
(3)在基體表面制備底漆層;
(4)在底漆層上涂覆粘結組合物至玻璃微球直徑的一半的厚度,將鍍膜玻璃微球均勻散落于粘結組合物中,待粘結組合物固化后形成粘結層后,用過氧水破壞露出粘結層的鍍膜玻璃微球表面的第一至第三反射膜,然后涂覆環氧保護涂層,即得。
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玻璃微球的直徑為40-50μm。
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反射膜、第二反射膜和第三反射膜的厚度依次為0.5-1μm、1-2μm和1-2μm。
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至第三反射膜均通過浸漬金屬有機框架納米顆粒的乙腈懸浮液后固化獲得,其中金屬有機框架納米顆粒通過水熱法制得。
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至第三反射膜的材質均為金屬有機框架MIL-101(Cr)薄膜材料。
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底漆層由環氧樹脂E-51和間苯二甲胺制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大學,未經廈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4483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非流行網格模型切片處理方法
- 下一篇:垂直結構LED芯片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