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鐵道平面交叉口處可動的軌道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43876.6 | 申請日: | 2020-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3066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4 |
| 發明(設計)人: | 周銳;杜博文;朱烜;杜彥良;任偉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1C9/04 | 分類號: | E01C9/04;E01C1/00;E01B2/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平 |
| 地址: | 518051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鐵道 平面 交叉口 處可動 軌道 結構 | ||
1.一種鐵道平面交叉口處可動的軌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鐵道平面交叉口處可動的軌道結構包括:
軌道主結構與軌道輔結構,所述軌道主結構上與道路相交叉的部位設有缺口段,所述軌道輔結構與所述缺口段相適應并對應設置于所述缺口段中;
導軌組件,所述導軌組件設置于所述道路路面上,所述導軌組件從所述缺口段正下方的道路路面延伸到所述道路的外圍路面區域,所述軌道輔結構可移動地設置于所述導軌組件上,所述軌道輔結構能沿著所述導軌組件移動到所述缺口段或者移動到所述外圍路面區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道平面交叉口處可動的軌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軌組件包括第一導軌與第二導軌;所述第一導軌沿著所述道路的延伸方向設置,所述第一導軌與所述第二導軌相連;所述第二導軌由所述道路的路面延伸到所述道路的外圍路面區域。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鐵道平面交叉口處可動的軌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軌為一個以上,所述第一導軌貫穿經過所述缺口段,所述第二導軌為兩個,兩個所述第二導軌均與所述第一導軌相連,兩個所述第二導軌分別位于所述軌道主結構的兩側并均延伸到所述外圍路面區域。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鐵道平面交叉口處可動的軌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軌道輔結構包括兩個分體結構,所述軌道輔結構的兩個鋼軌分別對應設于兩個所述分體結構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鐵道平面交叉口處可動的軌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體結構包括從下至上依次設置的支承層、調整層、軌道板、軌枕、扣件及所述鋼軌;所述調整層固定設置于所述支承層上,所述軌道板固定設置于所述調整層上,所述軌枕固定設置于所述軌道板上,所述扣件固定設置于所述軌枕上,所述鋼軌固定設置于所述扣件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鐵道平面交叉口處可動的軌道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一個所述分體結構的軌道板面向另一個所述分體結構的軌道板的側面上設有第一凸塊,另一個所述分體結構的軌道板面向其中一個所述分體結構的軌道板的側面上設有與所述第一凸塊相應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塊可分離地插入到所述第一凹槽中。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鐵道平面交叉口處可動的軌道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一個所述分體結構的支承層面向另一個所述分體結構的支承層的側面上設有第二凸塊,另一個所述分體結構的支承層面向其中一個所述分體結構的支承層的側面上設有與所述第二凸塊相應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凸塊可分離地插入到所述第二凹槽中。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鐵道平面交叉口處可動的軌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軌與所述第二導軌均為槽型導軌,所述槽型導軌嵌入到所述道路路面內部,所述軌道輔結構的底面上設有沿著所述槽型導軌移動的移動件;所述移動件為萬向滾珠,所述萬向滾珠可移動地設置于所述槽型導軌中。
9.根據權利要求1至8任意一項所述的鐵道平面交叉口處可動的軌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鐵道平面交叉口處可動的軌道結構還包括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與所述軌道輔結構相連,用于驅動所述軌道輔結構沿著所述導軌組件移動。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鐵道平面交叉口處可動的軌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鐵道平面交叉口處可動的軌道結構還包括感應器件與控制器,所述感應器件與所述驅動機構均和所述控制器電性連接,所述感應器件用于感應是否有列車運行經過所述缺口段,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驅動機構驅動所述軌道輔結構動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大學,未經深圳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43876.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裘皮自動撐板工藝
- 下一篇:鐵路線路立體交叉處可升降的軌道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