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用于交通壓力繁重路段下穿道路的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1040596.X | 申請日: | 2020-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9569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8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永超;劉坤;桂立群;李云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一冶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C1/04 | 分類號: | E01C1/04;E02D27/14;E02D27/48;E21D9/14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楊曉燕 |
| 地址: | 430081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交通 壓力 繁重 路段 道路 施工 方法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用于交通壓力繁重路段下穿道路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設置樁式地錨,作為樁基礎;在路基兩端固裝預應力混凝土洞門,在路基上等距并排沿洞門方向鉆孔,生成預留壓漿孔洞,路基與洞門均設置在樁式地錨上,洞門底部與樁式地錨連接;在路基內部設置鋼管,鋼管包括頂部鋼管和兩側鋼管,在鋼管內部設置鋼筋;在頂部鋼管之間、頂部鋼管與土體之間以及頂部鋼管之內進行壓漿施工。本發(fā)明具有技術方面簡單先進、安全方面可靠穩(wěn)定、對原有道路交通影響程度小、主體結構施工便捷等優(yōu)點。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城市道路工程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交通壓力繁重路段下穿道路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當今社會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各種基礎設施建設速度飛快,它們?yōu)樯鐣a和居民生活提供著公共服務,是用于保證國家或地區(qū)社會經(jīng)濟活動正常進行的公共服務系統(tǒng)。它們是國民經(jīng)濟各項事業(yè)發(fā)展的基礎,完善的基礎設施對加速社會經(jīng)濟活動,促進其空間分布形態(tài)演變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城市市政基礎設施是建設城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保證,它是城市發(fā)展的基礎,是持續(xù)地保障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一個關鍵性的設施。城市道路工程作為其中代表,近年來其熱度尤為突出,城市道路工程的建設施工如火如荼。然而,由于城市的發(fā)展,人口的集中,各種交通工具大量增加,城市交通日益擁擠,公共汽車行駛速度緩慢,道路堵塞,交通壓力日益繁重,解決日益繁重的城市交通壓力問題已刻不容緩。
目前城市道路工程相交道路的施工方法為平面交叉,與立體交叉。在平面交叉口,車輛通過時會因駛向不同而相互交叉形成沖突點。每一個沖突點即是一個潛在的交通事故點,平面交叉口的交通安全和通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交叉口的交通組織。在平面交叉口施工時,需要設置圍擋,中斷甚至開挖破壞原有道路,在外部進行交通導流,當交通壓力繁重時,影響甚大。立體交叉將互相沖突的車流分別安排在不同高程的道路上,既保證了交通的通暢,也保障了交通安全。其可分為跨越道路的跨路橋與下穿道路的地道。但是立體交叉跨路橋造假高昂,對于小規(guī)模的相交道路工程適用性不強,并且同樣存在中斷下部原有交通的問題。現(xiàn)有下穿道路地道多數(shù)施工需中斷原有交通或者導流改道,如果遇到采用明挖法的情況,甚至破壞原有道路,尤其在交通壓力繁重情況下,影響更為嚴重。無論明挖暗挖開挖,施工過程中都要隨時注意土體穩(wěn)定和地面沉降問題,及時支護尤為關鍵,并且隨時監(jiān)視可能危及施工安全和周圍建筑安全的動態(tài)。既影響交通,又在多個方面存在較為重大的隱患。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技術方面簡單先進、安全方面可靠穩(wěn)定、對原有道路交通影響程度小、主體結構施工便捷等優(yōu)點的用于交通壓力繁重路段下穿道路施工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一種用于交通壓力繁重路段下穿道路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設置樁式地錨,作為樁基礎;
S2、在路基兩端固裝預應力混凝土洞門,在路基上等距并排沿洞門方向鉆孔,生成預留壓漿孔洞,路基與洞門均設置在樁式地錨上,洞門底部與樁式地錨連接;
S3、在路基內部設置鋼管,鋼管包括頂部鋼管和兩側鋼管,在鋼管內部設置鋼筋;
S4、在頂部鋼管之間、頂部鋼管與土體之間以及頂部鋼管之內進行壓漿施工。
進一步地,所述S1具體為在相交的原有道路兩側,即洞門兩端,使用松木或衫木做地錨地壟柱,打入地層中,并于其前方距地面0.4~0.9m深處,緊貼樁身埋置較長的一根檔木。
進一步地,所述S3中鋼管的設置方式具體為:頂部鋼管橫向堆疊,相互錯位排列;兩側鋼管豎向設置,等距間隔排列。
進一步地,所述S2中還包括:洞門底部通過鋼絲繩與地錨連接。
更進一步地,所述S2中還包括:當荷載較大時,將兩根或兩根以上的鋼絲繩與地錨連接使用。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一冶集團有限公司,未經(jīng)中國一冶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4059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