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人血漿及尿液中氟乙酸濃度的快速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40051.9 | 申請日: | 2020-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8000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15 |
| 發明(設計)人: | 海鑫;劉亮;郭美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醫科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0/02 | 分類號: | G01N30/02;G01N30/06;G01N30/30;G01N30/32;G01N30/34;G01N30/72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偉晨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趙君 |
| 地址: | 150086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血漿 尿液 乙酸 濃度 快速 檢測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人血漿及尿液中氟乙酸濃度的快速檢測方法,屬于藥物分析技術領域。為解決現有氟乙酸檢測方法前處理復雜、檢測時間長、靈敏度低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人血漿及尿液中氟乙酸濃度的快速檢測方法,具體步驟包括確定LC?LS/MS檢測條件、配制氟乙酸及內標碘乙酸標準工作液、建立血漿及尿液中氟乙酸濃度標準曲線及回歸方程、對待測血漿及尿液進行前處理,所得樣本進行LC?LS/MS檢測并利用相應回歸方程計算得出血漿及尿液中氟乙酸的濃度。本發明建立了簡單的人血漿及尿液前處理方法,提高了氟乙酸檢測靈敏度,能夠在短時間內準確檢測出血漿或尿液中氟乙酸的濃度,為臨床有機氟中毒的快速診斷及解救提供重要參考。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藥物分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人血漿及尿液中氟乙酸濃度的快速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有機氟類殺鼠劑主要成分包括氟乙酸鈉和氟乙酰胺等,由于其具有劇毒,目前已被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禁止生產及使用。但近年來,由于誤服或投毒導致的有機氟中毒事件仍時有發生,有機氟類殺鼠劑也是急診科常見的易中毒物質之一。
有機氟類殺鼠劑在人體內可迅速代謝成氟乙酸,通過氟乙酸阻斷機體正常的三羧酸循環,引起機體一系列毒性反應,包括神經系統損傷及心臟損傷等,嚴重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有機氟殺鼠劑中毒后可以引起患者惡心、嘔吐、抽搐、昏迷,重度中毒可致心力衰竭。中毒患者入院后往往意識不清,醫生僅根據癥狀難以對患者進行診斷。此外,有機氟中毒后的癥狀與癲癇難以區分,缺乏經驗的醫生可能會誤診為癲癇,延誤中毒患者的搶救及治療。
因此,快速準確地測定中毒患者血漿及尿液中氟乙酸的濃度,對于醫生臨床救治中毒患者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目前,文獻中報道的氟乙酸檢測方法多數通過GC來進行檢測,但該方法需要衍生化,前處理復雜,檢測分析時間長。也有文獻通過LC-MS/MS進行分析,由于氟乙酸是分子量小的極性物質,在普通C18色譜柱上不保留,需要復雜的流動相增加氟乙酸在色譜柱上的保留行為,這些缺陷限制了LC-MS/MS法檢測氟乙酸的推廣。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氟乙酸檢測方法前處理復雜、檢測時間長、靈敏度低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人血漿及尿液中氟乙酸濃度的快速檢測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一種人血漿中氟乙酸濃度的快速檢測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確定LC-LS/MS檢測條件:
LC-LS/MS的色譜條件為:
色譜柱為HILIC色譜柱;流動相體積比為:乙腈:5mmol甲酸銨=90:10;
流動相總流速0.4mL/min;進樣量20μL;柱溫為40℃;
LC-LS/MS的質譜條件為:
離子源采用ESI電噴霧離子源,掃描模式為負離子MRM掃描;
步驟二、配制標準工作液:
分別配制不同濃度的氟乙酸標準工作液和內標碘乙酸標準工作液;
步驟三、建立血漿中氟乙酸濃度標準曲線及回歸方程:
將空白血漿分別與步驟二配制的不同濃度氟乙酸標準工作液混勻,得到不同濃度的血漿氟乙酸校準樣本,按體積比分別向不同濃度血漿氟乙酸校準樣本中加入內標碘乙酸標準工作液混勻,沉淀蛋白、離心、過濾后得到不同濃度的血漿氟乙酸標準樣本,所得各濃度血漿氟乙酸標準樣本分別按步驟一確定的LC-LS/MS檢測條件進行檢測;
以不同濃度血漿氟乙酸峰面積與內標碘乙酸峰面積的比值為縱坐標y,以氟乙酸在血漿中的濃度為橫坐標x,得到血漿中氟乙酸濃度的標準曲線,進行直線回歸,得血漿中氟乙酸濃度的回歸方程;
步驟四、待測血漿前處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醫科大學,未經哈爾濱醫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40051.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