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蝕刻技術去除多層板PTH孔孔環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39538.5 | 申請日: | 2020-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6579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1 |
| 發明(設計)人: | 王童星 | 申請(專利權)人: | 高德(蘇州)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3/42 | 分類號: | H05K3/42;H05K3/00;H05K3/06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紅荔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薛勝男 |
| 地址: | 215021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蝕刻 技術 去除 多層 pth 孔孔環 方法 | ||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用蝕刻技術去除多層板PTH孔孔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下料、鍍銅箔、鉆孔、電鍍,得到具有PTH孔的多層板;對PTH進行樹脂塞孔、研磨;貼干膜、曝光、顯影、蝕刻,蝕刻時去除需要背鉆孔的外層銅,以及板面不需要的銅層;油墨印刷,印刷油墨時在背鉆孔的一面油墨用43T網版,印刷、曝光、顯影4次;成型、表面處理、終檢等完成線路板的制作。通過上述方式,本發明不需要二次控深鉆孔,直接在外層蝕刻時去掉不需要的銅,具有工藝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等優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PCB板加工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蝕刻技術去除多層板PTH孔孔環的方法。
背景技術
電子產品朝著小型化、高速化趨勢的發展要求PCB具有高傳輸速度和精密的線路布局。PTH(PLATING Through Hole)用于導通各導電層,也稱為導通孔,因信號需求,由于PCB板上的部分無用的金屬化PTH孔會影響線路的信號傳輸,增加信號的損耗,部分導通孔的孔口要求去除孔環,目前業內常用背鉆將無用部分的孔銅去除一定長度,以此減輕其對PCB板的信號傳輸。傳統背鉆是通過二次鉆孔的方式,在已電鍍的PTH孔內,將不利于信號傳輸的孔銅部分去除。
當前采用的背鉆技術實際是控深鉆孔技術,采用構建鉆孔零位高度,然后設定一定的鉆深值完成背鉆,當板厚出現波動時,無法實現精準的背鉆留銅控制,工藝流程復雜、鉆孔深度難以控制。
中國專利CN110572947A公開了一種控深蝕刻代替背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開料、鉆孔和電鍍,在板上形成至少一PTH孔,確定需要控深蝕刻的蝕刻孔;S2:控深蝕刻圖形,將孔環覆蓋蝕刻孔,蝕刻孔孔口的干膜寬度根據LDI的對位能力進行補償,然后進行曝光和顯影,除PTH孔表面的焊盤,板面其余區域的銅層被除去;S3:鍍錫,對蝕刻孔內進行鍍錫;S4:蝕刻,對蝕刻孔進行蝕刻,去除蝕刻孔內多余的銅PAD,切片確定蝕刻效果;S5:樹脂塞孔和研磨。本發明采用控深蝕刻來避免背鉆工藝存在容易鉆偏、斷針的問題,制作的PCB板質量好,而且流程簡單,降低了成本,去除蝕刻孔內多余的導體,避免信號干擾,提高信號傳輸的完整性和準確性。
但該方法中先電鍍,貼干膜,曝光,顯影,鍍錫,蝕刻去除多余的銅,流程繁瑣,過程復雜,在蝕刻后進行樹脂塞孔時有樹脂溢出,因孔環被蝕刻掉,溢出的樹脂覆蓋在孔周邊,在研磨時會造成孔環周邊樹脂磨得不平整,甚至會磨損基材,影響成品線路板的信號傳輸。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用蝕刻技術去除多層板PTH孔孔環的方法,不需要二次控深鉆孔,直接在外層蝕刻時去掉不需要的銅,具有工藝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等優勢。
本發明的主要內容包括:一種用蝕刻技術去除多層板PTH孔孔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所述多層板由下到上依次包括信號層以及多層導電層;包括如下步驟:
S1、下料、鍍銅箔:在所述信號層的外表面鍍銅箔,形成外銅箔層;
S2、鉆孔,在多層板上形成通孔,所述通孔貫穿多層所述導電層、信號層以及外銅箔層;
S3、電鍍:在S2得到的通孔內鍍銅,得到PTH孔,所述PTH孔貫穿多層所述導電層以及信號層;
S4、對所述PTH孔進行樹脂塞孔、研磨;
S5、貼干膜、曝光、顯影、蝕刻:蝕刻時去除所述外銅箔層;
S6、油墨印刷,印刷油墨時在背鉆孔的一面油墨用43T網版,印刷、曝光、顯影4次;
S7、成型、表面處理、終檢等完成線路板的制作。
優選的,步驟S3中,所述PTH孔內的銅厚度不小于25μm。
優選的,步驟S4中,采用真空塞孔機進行樹脂塞孔,保證一刀塞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高德(蘇州)電子有限公司,未經高德(蘇州)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3953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水產養殖池塘尾水處理及循環利用系統和方法
- 下一篇:轉接組件及移動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