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軌道設備和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37091.8 | 申請日: | 2020-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9327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07 |
| 發明(設計)人: | 姚秀軍;桂晨光;程二亭 | 申請(專利權)人: | 京東科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1K9/08 | 分類號: | B61K9/08;G01B21/16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樊曉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興區北京經***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軌道 設備 檢測 方法 | ||
本公開提供了一種軌道設備,包括本體和至少一組測量裝置,本體用于架設在軌道的兩條導軌之間并沿軌道移動;每組測量裝置包括兩個測量裝置,兩個測量裝置分別位于本體的兩側區域;其中,測量裝置包括位移傳感器和滾動件,位移傳感器包括殼體和回彈軸,殼體與本體固定連接,回彈軸配置為相對于殼體沿本體行進方向的垂直方向伸縮;滾動件用于在回彈軸的推力下與導軌接觸并在本體移動過程中相對于導軌滾動;兩個測量裝置的滾動件分別用于與兩條導軌接觸,兩個測量裝置的位移傳感器被配置為檢測各自回彈軸的壓縮量,以確定本體與兩條導軌的相對位置以及兩條導軌之間的軌間距。本公開還提供了一種檢測方法。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軌道檢測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軌道設備和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軌道為車輛等設備提供行駛的路線,廣泛應用于交通運輸領域,也可應用于工業生產、物流和日常生活等需要運輸物品或人員的場景中。軌道鋪設之后需要對軌道進行檢測,其中,檢測軌道的兩條平行導軌之間的軌間距是檢測內容中的一項。為了提高檢測效率,可以采用軌道機器人對軌道進行自動檢測。
在實現本公開構思的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相關技術中至少存在如下問題:
現有技術中,可以在軌道機器人上設置激光測距裝置,采用激光對軌間距進行檢測,但是這種檢測方式容易受外界干擾,測量不準確;或者采用單側推桿對軌間距進行檢測,但是這種檢測方式僅能在機器人停止運行的狀態下檢測,大大影響了檢測效率,同時影響到機器人的智能化。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公開提供了一種軌道設備和檢測方法。
本公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軌道設備,包括本體和至少一組測量裝置,本體用于架設在軌道的兩條導軌之間并沿所述軌道移動;每組測量裝置包括兩個測量裝置,所述兩個測量裝置分別位于所述本體的兩側區域;其中,所述測量裝置包括位移傳感器和滾動件,位移傳感器包括殼體和回彈軸,所述殼體與所述本體固定連接,所述回彈軸配置為相對于所述殼體沿所述本體行進方向的垂直方向伸縮;滾動件用于在所述回彈軸的推力下與導軌接觸并在所述本體移動過程中相對于所述導軌滾動;所述兩個測量裝置的滾動件分別用于與所述兩條導軌接觸,所述兩個測量裝置的位移傳感器被配置為檢測各自回彈軸的壓縮量,以確定所述本體與所述兩條導軌的相對位置以及所述兩條導軌之間的軌間距。
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所述測量裝置還包括:推進件,連接所述回彈軸和所述滾動件,用于將所述回彈軸傳遞至所述滾動件。
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所述測量裝置還包括:連接架,與所述本體固定連接,包括固定座和導向座;所述固定座用于安裝所述殼體;所述導向座設置有回彈軸孔,所述回彈軸的端部穿過所述回彈軸孔并與所述推進件固定連接;
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所述固定座設置有安裝孔以及與所述安裝孔連通的縫隙;所述安裝孔的軸線與所述本體行進方向垂直,所述殼體穿設于所述安裝孔中;所述固定座還包括壓緊螺絲,用于收縮所述縫隙,以使安裝孔將所述殼體壓緊。
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所述導向座還設置有兩個分別位于所述回彈軸孔兩側的導向軸孔;所述測量裝置還包括分別與所述兩個導向軸孔對應的兩個導向軸;所述兩個導向軸平行設置,每個導向軸的一端與所述推進件固定連接,另一端與相應的導向軸孔滑動連接。
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所述設備還包括:處理器,用于獲得所述兩個測量裝置各自的回彈軸壓縮量,并基于所述兩個測量裝置各自的回彈軸壓縮量計算所述軌間距。
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所述處理器還用于:基于所述兩個測量裝置各自的回彈軸壓縮量,確定所述本體的軸線與所述兩個導軌的距離是否相等;若否,調節所述本體的動力裝置,以使所述本體的軸線與所述兩個導軌的距離相等。
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所述設備還包括:彈性件,用于連接在所述推進件和所述連接架之間,使所述推進件靠近所述連接架,壓縮所述回彈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京東科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京東科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3709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