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8米純電動城市客車減震器上支架總成的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30152.8 | 申請日: | 2020-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4622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8 |
| 發明(設計)人: | 朱前兵;邊東生;王凱;盧明軍;王建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奇瑞萬達貴州客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G13/00 | 分類號: | B60G13/00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 地址: | 550009 貴州省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電動 城市 客車 減震器 支架 總成 結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8米純電動城市客車減震器上支架總成的結構,包括固定底板、L型結構件、L型加強件、異形加強筋和軸套,L型結構件包括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第一側板垂直第二側板并且第一側板底端連接第二側板頭端,第二側板尾端固定在固定底板上,第二側板與固定底板垂直,第一側板與固定底板平行,并且第一側板的頂端開設凹槽,軸套通過凹槽與第一側板固定連接;所述L型加強件包覆在L型結構件外側,異形加強筋設于第二側板與固定底板的連接處。本發明利用L型結構件取代固定支架本體,達到支撐連接效果的同時,避免模具開發導致的成本,減輕結構重量,通過設置異形加強筋和L型加強件進一步增強L型結構件的連接穩定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客車部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8米純電動城市客車減震器上支架總成的結構。
背景技術
純電動城市客車作為國家大力推廣使用的車型也是現在每個城市主要的交通工具,城市主干道四周的小微街道星羅棋布,但這些地方路面普遍較狹窄,不適合大型公交車的開行。因此,公交企業只能通過采購小型車輛來解決這些區域居民的出行問題。微循環公交線路以路程短、站點少、速度快、客流相對集中為顯著特點,往往用于從公共交通主干道出口到市民聚居區或工作單位的接駁運輸,是現有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的有效補充,其與主干道接駁交相輝映,共同組成了現代有機公共交通網絡,提高了乘客出行與公交運營效率。由于客流限制,微循環公交線路上往往使用較小的車型,大多數為8米客車,它們便于在較窄的道路行駛,路權占用少,單車運送效率高,與傳統公交相比,能高效應對交通擁堵,并快速疏散密集客流。
目前,8米純電動城市客車常用的減震器上支架總成的整體設計結構,如圖1所示,該結構存在以下問題:
1.現用結構的固定支架本體采用的結構為整體式鑄造件,其前期需要開發模具實現產品的制造增加了整車的開發成本,且其整體的重量較重,不符合輕量化的設計要求;
2.現用結構的盒型底座采用的是空心矩管,整體強度不及整體式厚板,存在運行中斷裂的風險,需要定期檢查,增加了后期運營安全隱患和整車的運營維護成本;
3.現用結構的固定支架本體與盒型底座采用螺栓加螺母的連接方式,此種連接方式在車輛運行過程中必須定期維護,不然有松脫的危險且增加了整車的運營維護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是:基于少片簧前板簧懸架結構的純電動城市客車的特性,通過調整少片簧前板簧懸架的減震器上支架總成的整體設計結構,使其滿足8米純電動城市客車整體設計的結構需求以及長期超負荷運營的惡劣條件,同時也保證了整車安裝、維修的便利性且降低了制造成本。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基于8米純電動城市客車減震器上支架總成的結構,所述減震器上支架總成包括固定底板、L型結構件和軸套,所述L型結構件由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連接構成,第一側板垂直于第二側板并且第一側板底端連接第二側板頭端,所述第二側板尾端固定在固定底板上,第二側板與固定底板垂直,第一側板與固定底板平行,并且第一側板的頂端開設凹槽,所述軸套通過凹槽與第一側板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它還包括L型加強件,所述L型加強件底端連接固定底板,頂端連接軸套,L型加強件匹配L型結構件包覆在L型結構件外側;通過L型加強件充分保證L型結構件的強度,進一步牢固連接軸套。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側板與固定底板的連接處設有異形加強筋,異形加強筋位于L型結構件的外側面;通過異形加強筋支撐L型結構件,增強L型結構件與固定底板的連接牢固性。
進一步的,所述軸套為中空圓柱體,通過凹槽與第一側板固定連接,并且軸套向遠離固定底板的一端伸出第一側板;用于保證與車身其他部件相適配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凹槽呈頂端開口的圓形,凹槽內徑與軸套外徑適配,并且凹槽開口小于軸套外徑;進一步確保與軸套牢固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奇瑞萬達貴州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奇瑞萬達貴州客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3015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