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用于小型方體零件端面自動磨削的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28305.5 | 申請日: | 2020-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2544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4 |
| 發明(設計)人: | 劉志輝;王國強;陳志剛;向文江;陳召光;呂卓健;謝昊 | 申請(專利權)人: | 邵陽學院 |
| 主分類號: | B24B7/16 | 分類號: | B24B7/16;B24B41/00;B24B41/02;B24B41/04;B24B41/06;B24B47/22;B24B55/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22000 湖南省邵陽市大***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小型 零件 端面 自動 磨削 設備 | ||
本發明主要是公開了種適用于小型方體零件端面自動磨削的設備,該設備可實現小型方形零件的自動輸送磨削;該設備由送料裝置1,機架2,上料裝置3,磨削裝置4,卸料裝置5組成;送料裝置1可使待加工零件按所需姿態成隊列狀輸送至上料裝置3入口,再經上料裝置3中的推料桿43待活動分料板35槽口與輔助加工板34槽口依次重合時推送至待加工位,待吸料嘴56向下移動接觸并固定零件后,經磨削裝置4中的驅動電機47驅動砂輪48,通過與移動板46連接的第三驅動氣缸45完成左右移動從而對被固定的零件進行磨削加工,最后經卸料裝置5將工件提起通過卸料滑道58導出;本發明實現了半成品方體零件的自動輸送磨削,方便快捷,節約資源,提高了生產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械制造領域,具體涉及適用于小型方體零件自動磨削設備。
技術背景
目前,方體零件在生產加工的過程中需要先經過一道道工序加工成半成品,然后對半成品工件進行磨削加工使其達到所需的精度。和大型且批量小的方體零件可用數控機床進行磨削不同,小型且批量大的方體零件產量大結構相對簡單并不適用數控機床進行加工,因此,需要一種自動輸送磨削設備,實現小型方體零件的自動輸送磨削加工,目前為止,尚未有此種自動輸送磨削設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針對小型方體零件的自動輸送磨削處理提供一種布局緊湊,自動化水平高,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降低勞動成本的自動化設備。
一種適用于小型方體零件端面自動磨削的設備,該設備可實現小型方體零件的自動磨削,人工將待加工的半成品工件放置在送料裝置1上,由送料裝置3將待加工零件送至指定位置后,上料裝置3將半成品工件放置至待加工位處由磨削裝置4磨削,磨削后,卸料裝置5將成品工件落下分別經兩個卸料板導出;其特征在于:該設備包括送料裝置1、機架2、上料裝置3、磨削裝置4、卸料裝置5;送料裝置1設置在機架2前方,主要由前方兩側第一振動盤送料器11和第二振動盤送料器10,送料器20位于中間,其兩個送料槽的進料口分別與兩個振動盤送料器出料口接合,兩個送料槽的出料口分別與固定分料板15的兩個槽口接合;上料裝置3中的第一驅動氣缸42和第二驅動氣缸41位于送料裝置1中的送料器20兩側,兩個送料桿分別可通過固定分料板15的兩個通孔、活動分料板36的兩個槽口以及兩個送料槽道;磨削裝置4設置在機架2后方;卸料裝置5設置在機架2上方。
優選的,所述送料裝置1由第一振動盤送料器11和第二振動盤送料器10,墊塊12,送料器20組成;第一振動盤送料器11與第二振動盤送料器10分別固定在第一工作平臺23前方兩側成對稱分布,其末端呈方形狀的出料口分別與送料器20的第一上料口21和第二上料口22相連,送料器20通過與第二工作平臺14連接的墊塊12支撐。
優選的,所述機架2由第一工作平臺23,第二工作平臺14,第三工作平臺24,支架13組成;第一工作平臺23為該設備的最底端平臺,第二工作平臺14通過與固定于第一工作平臺23兩側的支架13中部固定連接,第三工作平臺24通過與支架13頂端連接使其位于第二工作平臺14上方。
優選的,所述上料裝置3包括第一驅動氣缸42和第二驅動氣缸41,第一推料桿43和第二推料桿40,第三驅動氣缸31,固定座32,凹形送料板33,輔助加工板37,固定分料板15,活動分料板36;第一驅動氣缸42和第二驅動氣缸41設置在送料器20兩側,分別與兩個推料桿固定連接進而分別驅動第一推料桿43和第二推料桿40前后運動,第一推料桿43和第二推料桿40分別可通過固定分料板15的兩個通孔、活動分料板36的兩個槽口以及兩個送料槽道。固定座32設置在第二工作平臺14上,其上設有凹槽,凹形送料板33與輔助加工板37一起固定在凹槽中,前端與固定座32平齊,固定分料板15設置在固定座32前方,底邊與其接觸,固定分料板15開有第一凹槽17和第二凹槽18,活動分料板36穿過凹槽設置在固定座32與固定分料板15之間,第三驅動氣缸31設置在第二工作平臺14一側,其頂端與活動分料板36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邵陽學院,未經邵陽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2830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