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有翼擠壓水囊型智能水下無人航行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23844.X | 申請日: | 2020-09-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2436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5 |
| 發明(設計)人: | 隋殿杰;展銘望;王群;余長林;于倩男;趙芙蕾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B63G8/16 | 分類號: | B63G8/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 11575 | 代理人: | 張文祎 |
| 地址: | 525000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擠壓 水囊型 智能 水下 無人 航行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有翼擠壓水囊型智能水下無人航行器,包括艙體、機翼和控制模塊;所述艙體包括動力艙和料艙;所述艙體上還固設有動力艙供水裝置;所述動力艙與料艙用隔板隔開;所述控制模塊固定在艙體上;所述機翼分布在艙體兩側;所述料艙包括推進劑柔性囊和推進劑出口閥;所述料艙右端為開口設置,所述料艙內設置推進劑柔性囊,所述推進劑出口閥位于所述推進劑柔性囊的尾部穿過所述動力艙和料艙之間的隔板并延伸到所述動力艙中;所述推進劑柔性囊內設有推進劑。該水下無人航行器可以實現自主提供動力航行,大大節省能源,從而能夠承擔起海域巡邏偵察、海上中繼通信等任務。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下機器人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有翼擠壓水囊型智能水下無人航行器。
背景技術
海底世界蘊含大量能源和豐富的資源,對人類了解世界和社會發展起到重要作用。智能水下航行器作為探索海底世界的重要手段,他是一種可由飛機、水面艦艇、潛艇等搭載的水下航行器,它的主要作用有搜尋、救援、自主執行海洋探測、也可搭載如探測器、水下預制武器、水雷等,可自主完成一系列任務,自主水下航行器目前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重視,是現代社會人類認識海洋、開發利用海洋的有效工具。
目前,多數智能水下航行器,均采用鉛酸電池、堿性電池或鋰電池等進行能源供給,電池一旦出現問題,航行器將無法正常運行;另外,當潛水器以高機動性執行水下任務時,往往導致續航力下降,降低水下工作時間,影響潛水器的性能指標,為了提高自主水下航行器的穩定性,實現能力轉化,達到自主產生動力,自主運行的目的,既能保證正常運行,又能達到節約能源、結構簡單的效果,需要設計一種新有翼擠壓水囊型智能水下無人航行器。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有翼擠壓水囊型智能水下無人航行器。該水下無人航行器可以實現自主提供動力航行,大大節省能源,從而能夠承擔起海域巡邏偵察、海上中繼通信等任務。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有翼擠壓水囊型智能水下無人航行器,包括艙體、機翼和控制模塊;
所述艙體包括動力艙和料艙;所述艙體上還固設有動力艙供水裝置;
所述動力艙與料艙用隔板隔開;
所述控制模塊固定在艙體上;
所述機翼分布在艙體兩側;
所述料艙包括推進劑柔性囊和推進劑出口閥;所述料艙右端為開口設置,所述料艙內設置推進劑柔性囊,所述推進劑出口閥位于所述推進劑柔性囊的尾部穿過所述動力艙和料艙之間的隔板并延伸到所述動力艙中;所述推進劑出口閥位于所述推進劑柔性囊的尾部穿過所述動力艙和料艙之間的隔板并延伸到所述動力艙中;所述推進劑柔性囊內設有推進劑。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推進劑柔性囊采用波紋管狀的結構,頭部為硬質不易變形材料,中部分為波紋狀柔性材料,所述推進劑柔性囊受前方水流擠壓時,向后發生折疊壓縮形變。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推進劑出口閥為單向閥。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推進劑是與水能進行反應并產生氣體和/或能量的物質。
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推進劑選自鈉金屬顆?;蜮c金屬粉末與煤油或其它不反應的油類物質形成的凝膠狀液體。所述推進劑柔性囊內的推進劑采用鈉金屬顆?;蜮c金屬粉末與煤油或其它不反應的油類物質形成的凝膠狀液體,鈉金屬顆?;蜮c金屬粉末均勻懸浮在上述介質之中,通過推進劑柔性囊后部的推進劑出口閥噴入至動力艙,與水進行反應,產生氣體和/或能量,作為水下航行器的運動能量。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動力艙的尾部設有推進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石油化工學院,未經廣東石油化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2384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功能電纜鋪設架
- 下一篇:一種聚丙烯纖維絲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