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激光雷達的紅綠燈裝置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21882.1 | 申請日: | 2020-09-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6422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1 |
| 發明(設計)人: | 郝濟耀;高明;馬辰 | 申請(專利權)人: | 濟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G1/01 | 分類號: | G08G1/01;G08G1/04;G08G1/07;G08G1/095;H04W4/02 |
| 代理公司: | 濟南信達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潘悅梅 |
| 地址: | 250100 山東省濟南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激光雷達 紅綠燈 裝置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基于激光雷達的紅綠燈裝置及系統,屬于紅綠燈控制技術領域,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為如何將激光雷達與紅綠燈結合來調控交通信號以緩解道路交通壓力。其結構包括:紅綠燈模塊,用于獲取紅綠燈狀態,形成紅綠燈信息;激光雷達模塊,用于通過探測發射激光束的回波信號來測量車輛的位置、運動狀態和形狀,形成激光雷達信息;定位模塊,用于獲取紅綠燈模塊的定位信息;邊緣處理器,用于將激光雷達信息、定位信息和紅綠燈信息聯合封裝為監測信息;通信模塊,用于以無線通信的方式傳遞數據信息;殼體,所述殼體用于將上述模塊、激光雷達模塊、定位模塊、邊緣處理器以及通信模塊封裝為一個整體。系統包括云平臺和上述紅綠燈裝置。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紅綠燈控制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基于激光雷達的紅綠燈裝置及系統。
背景技術
在早高峰及晚高峰時段,大部分路口紅綠燈以固定的控燈時長變換,導致有些路口沒有車輛但是通行時間較長,有些路口車流量極大而通行時間較短,極大地增加了交通壓力,而且司機在通過時往往因為搶一個紅綠燈而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更嚴重的影響。
激光雷達主要用于軍事和民用地理測繪(GIS)等領域,比如地質測繪、監測樹木生長、測量建筑項目進度等。隨著自動駕駛的興起,激光雷達相比于其它類型的自動駕駛傳感器,如攝像頭,激光雷達探測的距離更遠,精度更高。相對于攝像頭而言,激光雷達由于為主動發射光束,故比較不容易受周圍環境如弱光、雨雪煙塵的影響,而且攝像頭在進行圖像識別處理時需要消耗大量的處理器能力,而激光雷達產生的三維地圖信息更容易被計算機解析。
基于上述激光雷達的優勢,如何將激光雷達與紅綠燈結合來調控交通信號以緩解道路交通壓力,是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技術任務是針對以上不足,提供基于激光雷達的紅綠燈裝置及系統,來解決如何將激光雷達與紅綠燈結合來調控交通信號以緩解道路交通壓力的問題。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激光雷達的紅綠燈裝置,包括:
紅綠燈模塊,所述紅綠燈模塊用于獲取紅綠燈狀態,形成紅綠燈信息;;
激光雷達模塊,所述激光雷達模塊用于通過探測發射激光束的回波信號來測量車輛的位置、運動狀態和形狀,形成激光雷達信息;
定位模塊,所述定位模塊用于獲取紅綠燈模塊的定位信息,所述定位信息包括位置信息和時間信息;
邊緣處理器,所述邊緣處理器用于將激光雷達信息、定位信息和紅綠燈信息聯合封裝為監測信息;
通信模塊,所述通信模塊與邊緣處理器連接,用于以無線通信的方式傳遞數據信息,所述數據信息包括上述監測信息;
殼體,所述殼體用于將上述模塊、激光雷達模塊、定位模塊、邊緣處理器以及通信模塊封裝為一個整體。
作為優選,所述車輛的位置包括不限于車輛的距離和角度。
作為優選,所述邊緣處理模塊用于分析激光雷達信息生成多維度圖像,將上述多維度圖像、定位信息和紅綠燈信息聯合封裝為監測信息。
作為優選,所述定位模塊包括支持GPS定位和/或北斗定位。
作為優選,所述通信模塊支持為4G、5G、和/或Wifi通信模式。
更優的,還包括:
溫濕度傳感器,所述溫濕度傳感器用于檢測對應路口環境的溫度和濕度;
和/或,PM2.5傳感器,所述PM2.5傳感器用于檢測對應路口環境的PM2.5數值;
和/或,粉塵濃度傳感器,所述粉塵濃度傳感器檢測對應路口環境的粉塵濃度值;
上述溫濕度傳感器、PM2.5傳感器以及粉塵濃度傳感器均與邊緣處理器電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濟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未經濟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2188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