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高熔點物料混合設備及其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1021298.6 | 申請日: | 2020-09-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247325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29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少臣;李盼;梁海濤;胡展;王靜;朱洪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25/30 | 分類號: | B01F25/30;B01F25/4314;B01F35/11;B01F35/50;B01F35/71;B01F35/9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4006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熔點 物料 混合 設備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高熔點物料混合設備及其使用方法,所述混合設備包括高熔點溶質進料部、低溫溶劑進料部、靜態(tài)混合部。高熔點溶質進料部包括高熔點溶質進料腔和設置于進料腔下端的噴嘴;靜態(tài)混合部位于高熔點溶質進料部的下端;所述低溫溶劑進料部包括位于混合腔左端的溶劑分散腔、以及均與溶劑分散腔相連通的器壁溶質沖洗腔、中心軸腔。本發(fā)明通過對高熔點溶質流道進行保溫、多個噴嘴分股快速分散混合作用、以及器壁溶質沖洗腔和中心軸上沖洗孔的沖洗作用,避免高熔點溶質粘附堵塞混合設備,實現(xiàn)高熔點溶質在低于其熔點溫度下與低溫溶劑的混合。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混合設備,尤其涉及一種高熔點物料混合設備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實際生產過程中,混合物料常用的方法是采用釜式機械攪拌設備或管道式混合設備進行混料,其中釜式機械攪拌設備的進料方式分為插入管式和不插管式。
對于上游工藝生產得到的高熔點溶質,為使其在下游工藝中方便應用,往往要將其在低于熔點溫度下與其它低溫溶劑相混合。若采用釜式機械攪拌設備通過插入管將高熔點溶質送至釜內,存在插入管環(huán)境溫度低,物料凝固堵塞的問題;若不采用插入管送至釜內,存在物料飛濺至器壁及釜內件,從而凝固粘附的問題。若采用傳統(tǒng)管道式混合設備進行混合,存在物料低溫凝固析出、粘附器壁及混合內件,從而導致設備堵塞的問題。
基于以上問題,本發(fā)明通過對傳統(tǒng)管道式混合設備增設伴熱、增強物料混合效果、增加沖洗元件的手段,實現(xiàn)高熔點物料在低于其熔點溫度下與低溫溶劑的混合。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在避免設備堵塞、物料凝固、粘附的情況下,實現(xiàn)高熔點物料與低溫溶劑的高效混合。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高熔點物料混合設備,包括高熔點溶質進料部、低溫溶劑進料部、靜態(tài)混合部;所述高熔點溶質進料部包括高熔點溶質進料腔(1)和設置于進料腔下端的噴嘴(3),所述噴嘴(3)為多個,多個噴嘴分別與進料腔間隔向下延伸的分支腔相連通;
所述靜態(tài)混合部位于高熔點溶質進料部的下端,包括混合腔(6)、水平固定于混合腔中間的有軸螺旋葉片;所述有軸螺旋葉片包括一體結構的螺旋葉片(7)和管狀的中心軸(8);所述噴嘴(3)穿過混合腔(6)的上腔壁與混合腔(6)相連通;
所述低溫溶劑進料部包括位于混合腔左端的溶劑分散腔(4)、以及均與溶劑分散腔相連通的器壁溶質沖洗腔(5)、中心軸腔;所述中心軸腔位于中心軸的軸管內,所述中心軸上開設有多個沖洗孔(11),中心軸腔通過沖洗孔(11)與混合腔相連通;所述器壁溶質沖洗腔(5)設置于混合腔的外圍,器壁溶質沖洗腔的內壁上向混合腔方向凸出設置有多個沖洗突觸(10),所述沖洗突觸(10)上開設有沖洗孔,器壁溶質沖洗腔通過沖洗孔與混合腔相連通;
所述溶劑分散腔(4)與器壁溶質沖洗腔(5)、中心軸腔、混合腔的連接壁上均開設有多個流通孔(12),溶劑分散腔(4)內的低溫溶劑通過流通孔進入各個腔室內,一般流速大于1m/s;所述混合腔的右側壁上開設有流通環(huán)(13),混合后流體通過流通環(huán)進入出口匯集腔(9)內。
進一步地,所述高熔點溶質進料腔(1)及其分支腔的外層均設置有用于承載熱載體的保溫流道(2),熱載體的種類根據(jù)高熔點溶質的熔點確定。一般熱載體的溫度比高熔點溶質的熔點至少高20℃,例如,高熔點溶質的熔點為160℃,須選擇溫度可達到180℃以上的熱載體。
進一步地,所述流通孔(12)在器壁溶質沖洗腔(5)、中心軸腔、混合腔腔壁上的開孔面積各自獨立地為各腔壁總面積的5-60%,具體根據(jù)高熔點物料溶解性質及粘附性質確定各區(qū)域流通孔開孔數(shù)目;流通孔的直徑為1-50mm。在本發(fā)明中,可以通過調整各腔壁上的開孔面積調整各腔中流體壓降,從而調節(jié)各腔室中的流量分配。
進一步地,所述流通環(huán)(13)的面積大于器壁溶質沖洗腔(5)、中心軸腔、混合腔中流通孔的總面積,具體根據(jù)液體流速確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2129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煤層保護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 下一篇:葉片控制總成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