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實現燃油機動車節油并協同降低尾氣污染物排放的多孔球形體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18188.4 | 申請日: | 2020-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2802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4 |
| 發明(設計)人: | 張海濤;關巍;盧丙川;張之敏;張愛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惠利邦環境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M27/02 | 分類號: | F02M27/02;B02C21/00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 地址: | 150000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實現 燃油 機動車 節油 協同 降低 尾氣 污染物 排放 多孔 球形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一種可實現燃油機動車節油并協同降低尾氣污染物排放的多孔球形體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它涉及汽車領域,本發明目的是為了解決燃油機動車節省燃油同時降低氮氧化物排放高和林格曼黑度高的問題。本發明多孔球形體由鐵礦石(含赤鐵礦、黃鐵礦和菱鐵礦)和四氧化三鐵制成,本發明可節油并大大降低氮氧化物排放和降低林格曼黑度的目的。本發明適用于燃油機動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實現燃油機動車節油并協同降低尾氣污染物排放的多孔球形體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每年我國都消耗大量的汽油柴油,使用汽柴油的發動機普遍存在燃料燃燒不充分、積碳現象嚴重問題,不僅浪費了能源,而且排放的尾氣造成了環境污染。比如,來自作為NOx的發生源之一的、具有汽油發動機或柴油發動機等內燃機的汽車等移動發生源的NOx排放就成為一種社會問題,今后,關于NOx的排放量的法律規定,變得越來越嚴格。再如,柴油發動機尾氣的林格曼黑度是5級,其主要成分是炭黑,其中的炭黑顆粒的粒徑分布如下:0.6微米以內的顆粒占比57%,6微米以內的顆粒占比37%;這種顆粒不僅氣味怪異,而且令人頭昏、惡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所以需要對其進行清潔處理。
為了減少能源浪費、降低尾氣排放,一方面設法改進石油加工技術,另一方面積極開發燃油添加劑,以改善現有油品燃燒狀況,目前市場上也有一些節油添加劑,不僅生產工藝較為復雜,而且實際節油效果不十分明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為了解決燃油機動車氮氧化物排放高和林格曼黑度高的問題。提供一種可實現燃油機動車節油并協同降低尾氣污染物排放的多孔球形體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本發明的一種可實現燃油機動車節油并協同降低尾氣污染物排放的多孔球形體,該多孔球形體是由10-30%的鐵礦石超微粉和70~90%四氧化三鐵超微粉組成;所述的鐵礦石為鐵含量50%-60%,含氧量30%以上的赤鐵礦礦石,所述的赤鐵礦是通過初破、二破、磨前料倉、振動給料機以及機械粉碎機和超微沖擊粉碎機磨成超微粉,并制得多孔球形體。
進一步地,所述的鐵礦石是由赤鐵礦、黃鐵礦和菱鐵礦混合而成,將含鐵量在50%~60%,含氧量30%以上的赤鐵礦粗粉與黃鐵礦粗粉和菱鐵礦粗粉混合后,通過機械粉碎機和超微沖擊粉碎機磨成超微粉制得;其中,赤鐵礦、黃鐵礦和菱鐵礦的質量比為6:3:1。
進一步地,赤鐵礦中鐵元素占質量百分比為55%,含氧量占質量百分比為30%和余量的吸附劑和氧化劑;其中,所述的吸附劑和氧化劑均為碳酸鈣、二氧化鎂、二氧化錳、二氧化鈦中的一種或幾種。
進一步地,所述的多孔球形體是置于ABS工程塑料制成的全密封裝置內,
所述的多孔球形體置于球形或桶形節油裝置內,所述的球形或桶形節油裝置的進氣口與水蒸氣發生器的蒸汽出口連通,所述的水蒸氣發生器的進水口與水箱的出水口連通;所述的多個多孔球形體置于設置在球形或桶形節油裝置內的多孔球形體定位槽內,汽車空氣濾清器的出氣口與球形或桶形節油裝置進氣口連通;所述的多孔球形體定位槽為前后開口的槽,多孔球形體定位槽的頂部與球形或桶形節油裝置內表面連接,多孔球形體定位槽并排設置于球形或桶形節油裝置內。
所述的球形或桶形節油裝置由ABS工程塑料制成,所述的水箱為彈性和保溫材質制成。
進一步地,所述的水蒸氣發生器為內置12V電熱絲的加熱裝置,與水蒸氣發生器和球形或桶形節油裝置的連接管為防水耐溫保溫管。
耐溫保溫管為100度以上保溫管。
進一步地,冬季在水箱中添加少量防凍劑。
進一步地,水蒸氣發生器通過汽車蓄電池供電。
進一步地,水蒸氣體積流量為球形或桶形節油裝置內每分鐘通過的過濾空氣流量的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惠利邦環境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中惠利邦環境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1818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