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直寫式全息微縮加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13542.4 | 申請日: | 2020-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6841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0 |
| 發明(設計)人: | 廖香權;陳忠;彭義清;陳教飛;牛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興廣包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3H1/00 | 分類號: | G03H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錦信誠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813 | 代理人: | 胡新瑞 |
| 地址: | 213166 江蘇省常州市武***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直寫式 全息 微縮 加密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包裝防偽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直寫式全息微縮加密方法,其技術要點如下:S1.在基膜上涂布光學/力學可變信息層;S2.涂布保護油墨;S3.在所述保護油墨上形成成像層,并在所述成像層表面壓制全息微結構;S4.進行真空鍍鋁,形成真空鍍鋁層;S5.根據產品尺寸要求分切;S6.采用帶有微縮加密的電鑄鎳版模壓;S7.涂布不干膠;S8.模切,分切。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直寫式全息微縮加密方法,通過光學/力學可變信息層的添加,使防偽標志具有難以偽造、使用方便、易于識別的優點,具有產業價值。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包裝防偽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直寫式全息微縮加密方法。
背景技術
激光全息圖像因其制作難度大、準入門檻高而被用作防偽標記,并廣泛應用于包裝、證件、郵票、卡幣等上面。目前,高效率的激光全息圖像制作方法是通過壓印的方式,將具有某一特定形狀的紋路圖案從金屬母版上轉移到待壓印產品上。隨著時間的推移,科技的發展,人員的流動,利益的驅動,管理的不夠規范,全息技術逐漸擴散,致使防偽標識真假難辨,造成防偽標識不能防偽的局面,嚴重侵害商家的正當利益,甚至危害著消費者的健康和生命。因此急需一種更高端、難以偽造、使用方便、易于識別的防偽產品。
有鑒于上述現有防偽技術存在的缺陷,本發明人基于從事此類材料多年豐富經驗及專業知識,配合理論分析,加以研究創新,開發一種直寫式全息微縮加密方法,具有難以偽造、使用方便、易于識別的優點,具有產業價值。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直寫式全息微縮加密方法,通過光學/力學可變信息層的添加,使防偽標志具有難以偽造、使用方便、易于識別的優點,具有產業價值。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直寫式全息微縮加密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驟:
S1.在基膜上涂布光學/力學可變信息層;
S2.涂布保護油墨;
S3.在所述保護油墨上形成成像層,并在所述成像層表面壓制全息微結構;
S4.進行真空鍍鋁,形成真空鍍鋁層;
S5.根據產品尺寸要求分切;
S6.采用帶有微縮加密的電鑄鎳版模壓;
S7.涂布不干膠;
S8.模切,分切。
進一步的,步驟S1中的光學/力學可變信息層,按照重量份數計算,包括如下組分:油墨30~40份,兩親性芘衍生物材料20~30份,過渡金屬多酸化合物5~8份和含酰亞胺結構的主鏈型苯并噁嗪5~8份。
其中,兩親性芘衍生物材料的化學結構式為:
該化合物在濕度低于5%時為綠色,當濕度為100%時為黃色,將其加入到本發明的光學/力學可變信息層中,當向其噴水即可得到黃色的信息,當水分蒸發后,黃色轉為綠色,即可鑒別真偽;而本發明將過渡金屬多酸化合物結合在一起形成過渡金屬多酸基復合膜,過渡金屬多酸化合物的氫鍵與兩親性芘衍生物材料相結合,從而使過渡金屬多酸化合物與兩親性芘衍生物之間能夠在紫外光的照射下發生電荷轉移,使過渡金屬多酸化合物由白色轉為深藍色,用在本發明中,可通過紫外燈照射觀察顏色變化鑒別真偽;而含酰亞胺結構的主鏈型苯并噁嗪與過渡金屬多酸化合物和兩親性芘衍生物材料之間的折射率相差較大,當受到壓力時,含酰亞胺結構的主鏈型苯并噁嗪材料拉伸至長度的1.5倍,使可見光透光率從90%下降到10%,而撤去壓力后,其可在10s內回復到初始狀態,透光率回復到90%,以此方法也可鑒別真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興廣包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興廣包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1354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