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公路隧道出入口遮光設施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13248.3 | 申請日: | 2020-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7762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02 |
| 發明(設計)人: | 湯振農;馬永剛;華文龍;張陽;呂寧生;梅家林;杜志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華市公路與運輸管理中心 |
| 主分類號: | E21D9/14 | 分類號: | E21D9/14;E21D11/18;E21D11/15;E21D11/10;E21F17/00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張惠玲 |
| 地址: | 321000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公路 隧道 出入口 遮光 設施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公路隧道出入口遮光設施,適用于限速為60~80km/h的東西朝向的隧道出入口,該公路隧道出入口遮光設施由底部的支撐設施、上層的連接設施、頂部的遮光設施以及視線誘導系統組成,支撐設施包括拱形的鋼筋混凝土立柱,連接設施包括橫向環形拱架、縱向連接鋼管以及斜向連接鋼管;遮光設施包括不同透光率的透光板和在透光板下方設置的斜向遮光板;視線誘導系統包括環形反光構件、柔性警示柱,環形反光構件為低頻環形反光構件,柔性警示柱為高頻柔性警示柱,鋼筋混凝土立柱為中頻鋼筋混凝土立柱,橫向環形拱架為中頻橫向環形拱架,斜向遮光板為高頻斜向遮光板。本發明能夠實現隧道照明節能與行車安全的協調統一。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公路交通安全設施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公路隧道出入口遮光設施。
背景技術
白天公路隧道出入口處照度劇烈變化,經常引起駕駛人視覺適應困難,尤其是當隧道行車方向為東西朝向,駕駛人眼睛會正對著日出或日落方向,小角度的陽光射入駕駛人眼睛,會使隧道出入口的黑洞效應和白洞效應影響更為惡劣,從而增加了隧道出入口的事故風險。為減弱隧道出入口黑洞效應和白洞效應,緩和隧道內外照度變化,目前主要通過加強進出入口段照明亮度或者在隧道出入口處增設遮光棚,前者需耗費大量電能,長期運營成本較高,而使用遮光棚能降低隧道入口段照明設計亮度的要求,進而減少長期運營成本,并且更能減弱隧道內外明暗差異,更有利于行車安全。
國內常用公路隧道遮光棚主要有鋼結構式和鋼筋混凝土鏤空式,其中鋼結構式使用壽命較短,抗風、防撞能力較差,鋼筋混凝土鏤空式對光線調節能力較弱,常存在較為明顯的頻閃效果,景觀效果較差,造價較高,多用于城市隧道。目前隧道遮光棚存在頻閃嚴重、照度過渡效果差、視覺參照物少、工程造價高等問題,故亟需一種低成本、安全有效的公路隧道出入口遮光設施。
發明內容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公路隧道出入口遮光設施,其采用漸變透光率的遮光板減緩隧道內外照度變化;使用斜向遮光板能遮擋部分迎面而來的陽光,在不同時段均有很好的遮光效果;鋼筋混凝土立柱采用拱形結構,加大了縱向跨度,能減弱橫向環形拱架造成的頻閃影響;利用視線誘導系統增強遮光棚的輪廓誘導,給與駕駛人足夠的速度感,進而增強駕駛人控制車速、保持車距、保持車道的能力,最終實現隧道照明節能與行車安全的協調統一。
(二)技術方案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主要技術方案包括:
設計一種公路隧道出入口遮光設施,適用于限速為60~80km/h的東西朝向的隧道出入口,該公路隧道出入口遮光設施由底部的支撐設施、上層的連接設施、頂部的遮光設施以及視線誘導系統組成,所述支撐設施包括拱形的鋼筋混凝土立柱,所述連接設施包括橫向環形拱架、縱向連接鋼管以及斜向連接鋼管;所述遮光設施包括不同透光率的透光板和在所述透光板下方設置的斜向遮光板;所述視線誘導系統包括環形反光構件、柔性警示柱,所述環形反光構件為低頻環形反光構件,所述柔性警示柱為高頻柔性警示柱,所述鋼筋混凝土立柱為中頻鋼筋混凝土立柱,所述橫向環形拱架為中頻橫向環形拱架,所述斜向遮光板為高頻斜向遮光板。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鋼筋混凝土立柱為拱形的鋼筋混凝土立柱,其高度為6~9m,相鄰鋼筋混凝土立柱之間的距離為15~25m,所述鋼筋混凝土立柱的內側粘貼有黃色和黑色相間的高強級反光膜。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透光板從隧道洞門到隧道外依次由能穿透50%光線的材料、能穿透35%光線的材料、能穿透20%光線的材料制成。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斜向遮光板設置在透光板下方,通過縱向連接鋼管和斜向連接鋼管進行支撐,其中,所述斜向遮光板由耐腐蝕、不透光的鋁制材料制成,所述斜向遮光板與豎直方向成10°~30°傾角,其斜向寬度為20~40cm,設置間距為4~6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華市公路與運輸管理中心,未經金華市公路與運輸管理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1324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