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封閉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12133.2 | 申請日: | 2020-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1412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29 |
| 發明(設計)人: | 黃丹;來祥兵;趙愿安;舒芹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生之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53 | 分類號: | G01N33/53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達德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江慧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漢市東湖開發區高***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封閉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封閉劑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免疫檢測技術領域,所述封閉劑包括活化后的動物抗體和活化后的滅活標記蛋白,所述活化后的滅活標記蛋白為對標記蛋白進行滅活,后進行活化獲得,所述標記蛋白包括堿性磷酸酶和辣根過氧化物酶中的一種。所述方法包括:采用活化劑A對動物抗體處理,獲得活化后的動物抗體;將標記蛋白滅活,獲得滅活標記蛋白,后采用活化劑B對所述滅活標記蛋白處理,獲得活化后的滅活標記蛋白;將所述活化后的動物抗體和所述活化后的滅活標記蛋白混勻,后純化,獲得所述封閉劑。該新的封閉劑可以用于封閉固相載體上的位點(空白位點和活化位點)以減少標記物與固相載體的非特異性結合,進而提高試劑盒的靈敏度和精密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免疫檢測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封閉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免疫分析法是基于抗原抗體高特異性和高靈敏性反應的一種技術,該技術已經在醫學檢驗、環境監測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目前市場上常見的免疫分析產品有酶聯免疫檢測法(ELISA)、熒光免疫分析(FIA)、化學發光免疫分析(CLIA)、放射免疫分析(RIA)等;其基本檢測原理為:將一種抗體固定于固相載體上,用于捕獲樣本中待測物,然后加入樣本和標記物(標記物可為ALP/HRP、吖啶酯等標記的另一種抗體(夾心法)或待測物類似物(競爭法)),反應完成后清洗除去反應體系中未結合的物質,最后加入相應底物(AMPPD、CDPStar、魯米洛等),底物與標記物反應產生信號,根據信號值和定標曲線計算出樣本中待測物濃度。
通常固相載體上的位點(空白位點和活化位點)不會完全被抗體占據,因而會有部分標記物通過非特異性吸附于固相載體,導致異常信號產生,進而干擾測試結果,影響測試的靈敏度、精密度。為提高檢測試劑的靈敏度和精密度,需要對包被抗體的固相載體上的位點進行封閉以減少非特異性吸附。目前常用的封閉劑有牛血清白蛋白(BSA)、酪蛋白、動物抗體等蛋白溶液,此類封閉劑在進行封閉時,多以非特異性吸附的方式對固相載體空白位點進行封閉,以占據的方式阻止標記物與固相載體的空白位點進行結合。但是這種封閉方式存在兩個缺點:①封閉過程由于是非特異性吸附的方式導致結果是隨機的,仍然有部分空白位點未被封閉;②吸附的方式導致大量活化的位點未封閉,同樣會結合標記物從而影響測試結果。
因此急需開發一種新的封閉劑,以解決檢測試劑靈敏度和精密度差的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封閉劑及其制備方法,該新的封閉劑可以用于封閉固相載體上的位點(空白位點和活化位點)以減少標記物與固相載體的非特異性結合,進而提高試劑盒的靈敏度和精密度。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封閉劑,所述封閉劑包括活化后的動物抗體和活化后的滅活標記蛋白,所述活化后的滅活標記蛋白為對標記蛋白進行滅活,后進行活化獲得,所述標記蛋白包括堿性磷酸酶和辣根過氧化物酶中的一種。
進一步地,所述活化后的動物抗體和所述活化后的滅活標記蛋白的質量比為1:(0.5~4)。
更進一步地,所述活化后的動物抗體和所述活化后的滅活標記蛋白的質量比為1:(2.5~3.5)。
進一步地,所述動物抗體為純度>95%的IgG或IgM抗體;所述動物抗體的來源包括鼠、兔、山羊、牛源中的一種。
本發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所述的封閉劑的制備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采用活化劑A對動物抗體處理,獲得活化后的動物抗體;
將標記蛋白滅活,獲得滅活標記蛋白,后采用活化劑B對所述滅活標記蛋白處理,獲得活化后的滅活標記蛋白;
將所述活化后的動物抗體和所述活化后的滅活標記蛋白混勻,后純化,獲得所述封閉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生之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武漢生之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1213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