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視頻轉碼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11654.6 | 申請日: | 2020-09-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5341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02 |
| 發明(設計)人: | 孟勝彬;廖懿婷;李軍林;王悅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字節跳動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字節跳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21/2343 | 分類號: | H04N21/2343;H04N21/44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智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范坤坤 |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石景山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視頻 方法 裝置 設備 存儲 介質 | ||
本公開實施例公開一種視頻轉碼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該方法包括:根據預訓練的學習模型,確定第一目標視頻與第二目標視頻的感知質量對比結果,第一目標視頻對應于原始視頻經過第一編碼參數編碼得到的視頻,第二目標視頻對應于原始視頻經過第二編碼參數編碼得到的視頻,第二目標視頻的碼率小于第一目標視頻的碼率;如果對比結果為第一目標視頻與第二目標視頻的感知質量相同,輸出第二目標視頻為編碼結果。本公開實施例在第一目標視頻與第二目標視頻的感知質量相同時,輸出第二目標視頻為編碼結果,優化了現有的視頻轉碼方案,能在同等感知質量的情況下降低轉碼視頻的碼率。
技術領域
本公開實施例涉及視頻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視頻轉碼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隨著移動設備和網絡技術的發展,視頻作為人們表達信息、記錄生活的重要載體越來越普遍。隨時拍攝、上傳和分享的需求催生了很多短視頻平臺。在這類平臺上,視頻從生產端到消費端,通常會經歷以下流程:移動設備對攝像頭采集到的圖像信號進行美顏等處理,編碼為特定格式并上傳到服務器;服務器接收到移動設備上傳的視頻后,進行轉碼,壓縮文件大小;最后將壓縮后的視頻文件分發給對應用戶進行播放。
在上述端到端的流程中,生產端編碼通常可以采用移動設備自帶的硬件模塊,但消費端轉碼會耗費大量的云端計算資源,使得消費端轉碼成為廣受關注的關鍵環節。
而目前消費端轉碼的方式比較固定,而且轉碼后的視頻碼率較高。
公開內容
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一種視頻轉碼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可以優化現有的視頻轉碼方案。
第一方面,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視頻轉碼方法,包括:
根據預訓練的學習模型,確定第一目標視頻與第二目標視頻的感知質量對比結果,所述第一目標視頻對應于原始視頻經過第一編碼參數編碼得到的視頻,所述第二目標視頻對應于所述原始視頻經過第二編碼參數編碼得到的視頻,所述第二目標視頻的碼率小于所述第一目標視頻的碼率;
如果所述對比結果為所述第一目標視頻與所述第二目標視頻的感知質量相同,則輸出所述第二目標視頻為編碼結果。
第二方面,本公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視頻轉碼裝置,包括:
結果確定模塊,用于根據預訓練的學習模型,確定第一目標視頻與第二目標視頻的感知質量對比結果,所述第一目標視頻對應于原始視頻經過第一編碼參數編碼得到的視頻,所述第二目標視頻對應于所述原始視頻經過第二編碼參數編碼得到的視頻,所述第二目標視頻的碼率小于所述第一目標視頻的碼率;
結果輸出模塊,用于如果所述對比結果為所述第一目標視頻與所述第二目標視頻的感知質量相同,則輸出所述第二目標視頻為編碼結果。
第三方面,本公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包括:
一個或多個處理器;
存儲器,用于存儲一個或多個程序;
當所述一個或多個程序被所述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執行,使得所述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實現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視頻轉碼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其上存儲有計算機程序,該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視頻轉碼方法。
本公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視頻轉碼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可以根據預訓練的學習模型,確定第一目標視頻與第二目標視頻的感知質量對比結果,并當第一目標視頻與所述第二目標視頻的感知質量相同時,輸出第二目標視頻為編碼結果,其中,第一目標視頻對應于原始視頻經過第一編碼參數編碼得到的視頻,第二目標視頻對應于原始視頻經過第二編碼參數編碼得到的視頻,第二目標視頻的碼率小于所述第一目標視頻的碼率,優化了現有的視頻轉碼方案,能夠在同等感知質量的情況下降低轉碼視頻的碼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字節跳動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字節跳動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字節跳動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字節跳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1165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