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乳酸鏈球菌素提取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10353.1 | 申請日: | 2020-09-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2578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5 |
| 發明(設計)人: | 許志剛;何新升;徐玉華;黃亦存 | 申請(專利權)人: | 通遼市圣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圣達生物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K14/315 | 分類號: | C07K14/315;C07K1/36;C07K1/34;C07K1/30;C07K1/1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沈淵琪 |
| 地址: | 028000 內蒙古自***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乳酸 鏈球 菌素 提取 方法 | ||
一種乳酸鏈球菌素提取的方法,屬于生物食品防腐劑技術領域。該方法包括:(1)將乳酸鏈球菌素發酵液物料與酸溶液同時流入管道混合器,在線調控PH值;(2)流入蒸汽加熱噴射器中,控制物料溫度;(3)快速從維持罐的底部進料保溫,從維持罐的頂部出料;(4)最后流經換熱器,快速降溫經過濾、鹽析和干燥操作制得粉末狀食品級乳酸鏈球菌素。本發明方法通過管道混合器可準確調節并控制物料pH,縮短酸化時間,減少物料降解。采用蒸汽噴射器噴射加熱的方式瞬時加熱,減少物料降解提高收率。利用加熱冷卻方式減少了等待時間。該工藝操作便捷,自動化程度高,設備占用率低,是一種經濟、節能的生產方式。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食品防腐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乳酸鏈球菌素提取的方法。
背景技術
乳酸鏈球菌素(Nisin)是由乳酸乳球菌、乳酸鏈球菌發酵產生的一種多肽類抗菌物質,是一種世界公認的安全、天然生物食品防腐劑和抗菌劑。于1928年,由Rogers和Whittier首次發現。1951年,Hirsch等人將乳酸鏈球菌素應用到奶酪保藏中,取得了顯著效果。Nisin是一種由34個氨基酸組成的多肽,在酸性條件下極為穩定,pH為2 .0條件下可耐受高溫處理(12l℃,15min),無活力損失,而在中性或堿性條件下即發生失活。乳酸鏈球菌素能有效地殺死或抑制引起食品腐敗變質的革蘭氏陽性菌,特別是細菌孢子,如葡萄球菌、鏈球菌、乳桿菌、小球菌、明串珠菌、芽抱桿菌等均對乳酸鏈球菌素很敏感。乳酸鏈球菌素作為一種天然、無毒的防腐劑,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相當廣泛,如乳制品、肉制品、釀酒、果汁飲料、焙烤食品等,迄今為止,乳酸鏈球菌素已在全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用作防腐劑。
乳酸鏈球菌素從發現至今,發酵單位得到了很大提高,隨著分離純化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相關企業、科研機構的不斷努力,催生了多種提取技術,包括溶媒萃取法、樹脂法、鹽析法和泡沫分離法等技術,甚至多種技術手段同時使用。隨著各公司技術的提升和產能的不斷擴大,產品價格下降,利潤空間不斷得到壓縮。因此,提高產品質量和收率,降低產品成本,增加競爭力是各企業的當務之急。現有提取方法多數采用單元操作,甚至在釜內通過手動調節pH,調節完PH后再進行釜式加熱與降溫。手動調節需要手動打開酸閥門,進來的酸量難控制,然后需要從罐的取樣閥取樣,拿到離線的PH計上去測一下,看有沒有到需要的PH,如果不夠酸,還要跑樓上去開酸閥門再補加,該操作繁瑣,且不能精確控制。該工藝操作誤差大,且人工勞動力強,耗時長且能耗大。這樣提取收率低,生產成本較高,不是一種連續化、綠色節能的生產方式。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設計提供一種乳酸鏈球菌素提取的方法。該方法利用管道式混合器及蒸氣加熱噴射混合器設備及操作方式,實現了Nisin連續化生產,比釜式酸化加熱過程縮短了1/3的時間,在線調控PH大幅度減少了人工勞動力。
一種乳酸鏈球菌素提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乳酸鏈球菌素發酵液經濃縮、吸附預處理后的物料,與酸溶液同時流入管道混合器,在線調控PH值;
(2)將經步驟(1)調PH后的物料流入蒸汽加熱噴射器中,控制物料溫度在65℃-95℃;
(3)將經步驟(2)升溫后的物料快速從維持罐的底部進料,維持65℃-95℃溫度10-60min后,從維持罐的頂部出料;
(4)最后流經換熱器,快速降溫至25-45℃,經過濾、鹽析和干燥操作制得粉末狀食品級乳酸鏈球菌素。
所述的一種乳酸鏈球菌素提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酸溶液濃度為20%-98%。
所述的一種乳酸鏈球菌素提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在線調控PH值在1.5-3.5之間。
所述的一種乳酸鏈球菌素提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酸包括鹽酸、硫酸、硝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通遼市圣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圣達生物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通遼市圣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圣達生物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1035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