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新型賽車競技系統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1010265.1 | 申請日: | 2020-09-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7452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19 |
| 發(fā)明(設計)人: | 許魯輝;謝昊儒 | 申請(專利權)人: | 許魯輝;謝昊儒 |
| 主分類號: | G08C17/02 | 分類號: | G08C17/02;H04N5/225;B62D6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何靜 |
| 地址: | 311103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賽車 競技 系統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新型賽車競技系統,包括賽道模塊、小型賽車模塊、無線網絡模塊、屏幕模塊和駕駛模塊,賽道模塊包含有路面鋪設模塊,小型賽車模塊包含有電子設備模塊和機械設備模塊,無線網絡模塊包含有5G天線模塊和網線插口模塊,駕駛模塊包含有感應模塊和控制模塊,屏幕模塊是由屏幕、支架、網線和HDMI插口組成。本發(fā)明通過設計一種結合現實和虛擬的微型賽車系統,經由操作人員控制體量較小的微型賽車,模擬現實賽場中的跑道,形成虛擬現實的競速效果,在保證賽車的競速性和觀賞性的同時,降低賽車競速時會產生的人員和財產損失。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微型賽車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新型賽車競技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的賽車游戲控制方法幾乎都是通過利用一定的外設(比如鍵盤、鼠標、游戲手柄、游戲賽車競技方向盤等)去控制游戲虛擬場景中的賽車進行移動,例如目前市面上出現的賽車模擬器,玩家坐在競技座椅上,利用賽車方向盤還有游戲競技離合踏板、剎車踏板、油門踏板等設備組合來控制虛擬場景中的賽車的移動。
但在目前為止虛擬賽車游戲的技術領域中,并未提供一種可以讓玩家將虛擬體驗和真實賽車結合的方案,現實的賽車比賽由于需要大量的成本去維護和制造通常成本較高,且現實的賽車比賽經常伴隨著危險,一旦發(fā)生事故即是人員和資本的損失。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新型賽車競技系統。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本發(fā)明一種新型賽車競技系統,包括賽道模塊、小型賽車模塊、無線網絡模塊、屏幕模塊和駕駛模塊,所述賽道模塊包含有路面鋪設模塊,所述小型賽車模塊包含有電子設備模塊和機械設備模塊,所述無線網絡模塊包含有5G天線模塊和網線插口模塊,所述駕駛模塊包含有感應模塊和控制模塊,所述屏幕模塊是由屏幕、支架、網線和HDMI插口組成。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電子設備模塊是由陀螺儀傳感器、360度攝像頭、慣性傳感器、5G無線通訊模塊、超聲波傳感器、ECU控制單元和角度傳感器組成,所述機械設備模塊是由動力模塊、底盤和車身組成,所述動力模塊包含有馬達、小型離合箱、抗震懸掛、車軸和車輪。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ECU控制單元分別與陀螺儀傳感器、360度攝像頭、慣性傳感器、5G無線通訊模塊、超聲波傳感器、角度傳感器和動力模塊電性連接,所述360度攝像頭位于車身內部駕駛室位置,所述底盤是由金屬材料制作而成。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感應模塊包含有OLED AR賽車頭盔和4D動感座椅模塊,所述控制模塊包含有油門踏板、剎車踏板、方向盤、離合踏板和檔桿,所述OLEDAR賽車頭盔是由賽車頭盔、OLED屏和角度傳感器組成。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電子設備模塊和無線網絡模塊通過5G無線通訊模塊和5G天線模塊無線連接,所述無線網絡模塊和駕駛模塊通過網絡插口模塊通訊連接。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無線網絡模塊和屏幕模塊通過網絡插口模塊通訊連接,所述屏幕模塊分別與無線網絡模塊和駕駛模塊通過HDMI插口電性連接,所述駕駛模塊內部設置有外置攝像頭。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ECU控制單元內部集成有多傳感器數據融合算法,用于對多個傳感器的數據實時融合分析,并傳輸最終數據。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發(fā)明通過設計一種結合現實和虛擬的微型賽車系統,經由操作人員控制體量較小的微型賽車,模擬現實賽場中的跑道,形成虛擬現實的競速效果,在保證賽車的競速性和觀賞性的同時,降低賽車競速時會產生的人員和財產損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許魯輝;謝昊儒,未經許魯輝;謝昊儒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1026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