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驅懸置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08485.0 | 申請日: | 2020-09-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0953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2 |
| 發明(設計)人: | 徐哲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K1/00 | 分類號: | B60K1/00;B60K1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智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林波 |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長***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懸置 結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驅懸置結構,屬于混合動力懸置技術領域。電驅懸置結構包括副車架、第二主簧和多個第一主簧,副車架的前端部開設有多個安裝孔,副車架的后端部開設有安裝槽,多個第一主簧一一對應地設置在多個安裝孔內,且第一主簧的中心軸方向a與X方向平行,第二主簧設置在安裝槽內,第二主簧的中心軸方向b與Y方向平行,減速器的兩個安裝位分別設置在第一主簧和第二主簧上,驅動電機設置在第一主簧上。該電驅懸置結構縮小了懸置結構布置的空間,實現了對排氣熱源的有效隔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混合動力懸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驅懸置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的后驅電機懸置結構通常采用三點式懸置,即減速器的前后端 殼體上的兩個安裝位和電機殼體上的一處分別通過主簧固定連接在副車架上, 實現副車架、電機和減速器的集成,具有重量輕、裝配簡單和模態高的特點, 但是該懸置結構占用較大的布置空間,不能適應對狹窄空間布置的日益需求; 此外,由于主簧暴露在副車架的外部,無法對排氣熱源進行有效隔斷,易損傷 主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電驅懸置結構,該電驅懸置結構縮小了懸置結 構布置的空間,實現了對排氣熱源的有效隔斷。
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電驅懸置結構,用于裝配減速器和與所述減速器相連的驅動電機,所 述電驅懸置結構包括副車架、第二主簧和多個第一主簧,所述副車架的前端部 開設有多個安裝孔,所述副車架的后端部開設有安裝槽,多個所述第一主簧一 一對應地設置在多個所述安裝孔內,且所述第一主簧的中心軸方向a與X方向 平行,所述第二主簧設置在所述安裝槽內,所述第二主簧的中心軸方向b與Y 方向平行,所述減速器的兩個安裝位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主簧和所述第二主簧 上,所述驅動電機設置在所述第一主簧上。
可選地,所述安裝槽位于所述副車架的后端部的下側。
可選地,電驅懸置結構還包括連接件,所述減速器通過所述連接件分別固 設在一個所述第一主簧和所述第二主簧上。
可選地,所述驅動電機通過所述連接件固設在另一個所述第一主簧上。
可選地,所述第一主簧包括第一彈性套圈和第一支撐件,所述第一彈性套 圈套設在所述第一支撐件的外周壁上,所述第一支撐件上設有第一通孔,所述 連接件能夠穿設在所述第一通孔內以固定。
可選地,所述第二主簧包括第二彈性套圈和第二支撐件,所述第二彈性套 圈包覆設置在所述第二支撐件的外周壁上,所述第二支撐件上設有第二通孔, 所述連接件能夠穿設在所述第二通孔內以固定。
可選地,所述連接件與所述第一主簧和/或所述第二主簧過盈配合。
可選地,所述第一主簧沿Z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副車架的前端部內。
可選地,還包括輔助支撐件,所述輔助支撐件的一端設置在所述減速器和/ 或所述驅動電機上,另一端能夠連接在所述連接件上。
可選地,所述連接件為螺栓。
本發明相對于現有技術的有益效果:由于第二主簧設置在安裝槽內,多個 第一主簧一一對應地設置在多個安裝孔內,第一主簧的中心軸方向a與X方向 平行,第二主簧的中心軸方向b與Y方向平行,減速器的兩個安裝位分別設置 在第一主簧和第二主簧上,驅動電機設置在第一主簧上,意味著減速器的兩個 安裝位嵌入至副車架的前端部內,以及驅動電機沉入至副車架的后端部內,大 大地縮小了電驅懸置結構布置的空間,特別是Y方向的布置空間,以適應不同 產品的不同需求;此外,第一主簧和第二主簧不再暴露在副車架的外部,能夠 改善排氣系統對第一主簧和第二主簧的熱源干擾,從而對排氣熱源進行有效隔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電驅懸置結構的一個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0848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