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行車止擋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06790.6 | 申請日: | 2020-09-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2423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02 |
| 發明(設計)人: | 吳云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1K7/18 | 分類號: | B61K7/18;C08L83/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李靜 |
| 地址: | 210035***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行車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行車止擋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設置有用于緩沖行車碰撞的支架,所述支架豎直對稱設置于底座一端,所述支架底端與底座活動連接,所述行車止擋裝置還包括用于支撐支架的支架筋板,所述支架筋板由支架頂端連接底座的另一端,所述支架筋板包括第一套管與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與第二套管套接,所述支架筋板上設置有彈簧,所述行車止擋裝置還包括側板,所述底座、支架以及側板組成一封閉空間,所述封閉空間內設置有一橫隔板,所述橫隔板與支架筋板平行設置將封閉空間分隔成第一腔體與第二腔體,本發明在行車止擋裝置內部設置熒光小球,可以在夜間起到警示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止擋裝置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行車止擋裝置。
背景技術
在行車同跨區域需要檢修或者禁行時,為防止行車行駛到該區域,需要頻繁使用到行車止擋。申請號為200920282818.1是在使用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1)行車運行時,在行車大車輪碰撞到行車止擋時,行車止擋會對行車的大車輪造成一定的損傷,長時間如此,會造成行車大車輪踏面出現凹坑,造成行車行走時振動大。(2)由于行車軌道有不同的型號,不同規格型號的止擋均需制作對應的止擋裝置,容易造成混亂。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行車止擋裝置,解決的問題大車輪行車暴力沖擊行車止擋導致安全事故的問題。
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述的一種行車止擋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設置有用于緩沖行車碰撞的支架,所述支架豎直對稱設置于底座一端,所述支架底端與底座活動連接,所述行車止擋裝置還包括用于支撐支架的支架筋板,所述支架筋板由支架頂端連接底座的另一端,所述支架筋板包括第一套管與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與第二套管套接,所述支架筋板上設置有彈簧,所述底座上還設置有用于安裝螺栓的孔,所述螺栓對稱設置,所述螺栓水平貫穿軌道與底座,所述支架底部設置有使支架向內彎折的轉軸,所述行車止擋裝置還包括側板,所述底座、支架以及側板組成一封閉空間,所述封閉空間內設置有一橫隔板,所述橫隔板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橫隔板與支架筋板平行設置將封閉空間分隔成第一腔體與第二腔體,所述第一腔體呈梯形,所述第二腔體呈三角形,所述第一腔體與第二腔體填充有非牛頓液體,所述側板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進一步的,所述非牛頓液體中設置有若干用于盛放熒光材料的球體,所述球體中設置有用于夜間警示的熒光材料。
進一步的,所述球體的直徑為5cm,所述球體為透明材質。
進一步的,所述球體包括上球體與下球體,所述上球體與下球體通過對應的螺紋連接,所述上球體與下球體在密封處設置有防止液體進入的硅膠圈,所述螺紋寬0.5mm,所述硅膠圈寬1mm,所述硅膠圈采用無機硅膠。
進一步的,所述熒光材料為Pr離子摻雜的發光材料。
一種應用于行車止擋裝置中的非牛頓液體,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組分:聚丙烯酰胺2~5%、聚氯乙烯3~5%、PVS2~5%、賽璐珞2~5%、滌綸2~5%、聚乙酸乙烯酯2%、丙三醇8%、六甲基二硅氧烷12%、乙烯基硅油12%、其余為白炭黑。
進一步的,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組分:聚丙烯酰胺3%、聚氯乙烯3%、PVS3%、賽璐珞3%、滌綸3%、聚乙酸乙烯酯2%、丙三醇8%、六甲基二硅氧烷12%、乙烯基硅油12%、其余為白炭黑。
一種行車止擋裝置的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在導軌上開孔,然后對應底座的孔與導軌的孔,安裝螺栓;
(2)通過轉軸連接支架與底座;
(3)配置緩沖作用的非牛頓液體,按照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組分:聚丙烯酰胺2~5%、聚氯乙烯3~5%、PVS2~5%、賽璐珞2~5%、滌綸2~5%、聚乙酸乙烯酯2%;丙三醇8%;六甲基二硅氧烷12%;乙烯基硅油12%;其余為白炭黑;
(4)在球體倒入熒光材料,隨后將上球體與下球體密封,密封完成后進行光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0679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