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金屬中框及其加工方法、智能穿戴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1004028.4 | 申請日: | 2020-09-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9745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2 |
| 發(fā)明(設計)人: | 黃武;肖琦;楊忠樹;陳景安;楊小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長盈精密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69/00 | 分類號: | B29C69/00;B29C45/1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進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魏毅宏 |
| 地址: | 523770 廣東省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金屬 及其 加工 方法 智能 穿戴 | ||
本申請?zhí)峁┮环N金屬中框及其加工方法、智能穿戴。加工方法包括:提供金屬型材;在金屬型材上加工出具有注塑區(qū)域、側孔的第一毛坯;提供至少兩個金屬定位環(huán),將金屬定位環(huán)和第一毛坯一起放入注塑模內,其中,金屬定位環(huán)位于第一毛坯的注塑區(qū)域內;進行模內注塑得到第二毛坯,第二毛坯的塑膠件與金屬定位環(huán)連接,在第二毛坯上形成金屬定位孔;利用金屬定位孔定位第二毛坯,將第二毛坯的金屬邊框加工到預設尺寸和形狀,得到第三毛坯;對第三毛坯的金屬邊框的側邊進行特征槽/孔加工,得到第四毛坯;切除第四毛坯的金屬定位環(huán)及其外側連料,得到所述金屬中框。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移動通訊技術領域,尤指一種金屬中框及其加工方法、智能穿戴。
背景技術
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電子產品的要求不僅注重其質量,對其質感及手感也越來越關注,具有特殊質感和手感的電子產品在市場上更加具有競爭力。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智能穿戴的殼體是采用塑料制作而成。塑料殼體耐磨性差,使用一段時間后會出現(xiàn)劃痕甚至掉色等狀況,而且質感及手感較粗糙。為了解決上述塑料殼體存在的問題,越來越多的智能穿戴采用金屬殼體,金屬殼體能帶來無以倫比的視覺沖擊感,不僅具有手感細膩、耐磨、防摔、抗腐蝕等優(yōu)點,而且外觀精美,一直以來倍受消費者推崇,代表高端電子產品的發(fā)展方向。
高端智能穿戴的中框通常包括金屬外框和金屬外框內的塑膠體。在產品加工過程中,需要通過多次裝夾來實現(xiàn)最終的成品效果,為保證產品加工中基準的一致性,通常需要至少一組定位孔來定位。此類結構內腔基本全是塑膠,由于塑膠材質的硬度不夠,重復裝夾或加工切削量稍大時定位孔會變形,導致后面工序定位不準,影響尺寸、刀紋等問題,最終影響產品的質量。
發(fā)明內容
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金屬中框內腔定位強度能夠滿足產品加工需求的金屬中框及其加工方法、智能穿戴。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zhí)峁┝艘环N金屬中框的加工方法,包括:
提供金屬型材;
在金屬型材上加工出具有注塑區(qū)域、側孔的第一毛坯;
提供至少兩個金屬定位環(huán),將金屬定位環(huán)和第一毛坯一起放入注塑模內,其中,金屬定位環(huán)位于第一毛坯的注塑區(qū)域內;進行模內注塑得到第二毛坯,第二毛坯的塑膠件與金屬定位環(huán)連接,在第二毛坯上形成金屬定位孔;
利用金屬定位孔定位第二毛坯,將第二毛坯的金屬邊框加工到預設尺寸和形狀,得到第三毛坯;
對第三毛坯的金屬邊框的側邊進行特征槽/孔加工,得到第四毛坯;
切除第四毛坯的金屬定位環(huán)及其外側連料,得到所述金屬中框。
其中,所述在金屬型材上加工出具有注塑區(qū)域、側孔的第一毛坯的步驟前包括:對金屬型材的正面進行第一次粗加工和多個角定位孔加工;
所述在金屬型材上加工出具有注塑區(qū)域、側孔的第一毛坯的步驟中,利用所述多個角定位孔對所述金屬型材進行定位。
其中,所述在金屬型材上加工出具有注塑區(qū)域、側孔的第一毛坯的步驟具體包括:
對金屬型材的反面進行第一次粗加工;
對金屬型材的正面進行第二次粗加工;
對進行型材進行側孔加工。
其中,所述進行模內注塑得到第二毛坯的步驟之后,所述將第二毛坯的金屬邊框加工到預設厚度和形狀的步驟之前還包括:
利用多個角定位孔對所述第二毛坯進行定位,對金屬定位孔進行精修以滿足定位精度要求;
從正面自第二毛坯的金屬邊框與塑膠件連接位置處對金屬邊框進行精加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長盈精密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東莞長盈精密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0402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