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發動機的穩壓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03735.1 | 申請日: | 2020-09-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8083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4 |
| 發明(設計)人: | 林繼銘;陳胤博;洪碧祥;張合勇;劉文仟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僑大學 |
| 主分類號: | F02M35/10 | 分類號: | F02M35/10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首創君合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張松亭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動機 穩壓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發動機的穩壓裝置,進氣支管呈圓臺形,進氣支管之中心軸線與穩壓腔之中心軸線相垂直,使得可以最大程度減小穩壓腔與進氣支管之間的阻力,提高進氣支管與穩壓腔之間的流通性,空氣可沿著穩壓腔切線方向流入穩壓腔內,減小空氣在高速運動中與進氣支管之間的碰撞,從而避免撞擊而產生的能量損失;出氣支管均呈圓臺形,每一出氣支管較大開口端與穩壓腔下側面均相連接,其直徑為漸變式,也可減小穩壓腔內的空氣流入各出氣支管的阻力,提高各個出氣支管的流通性;且,進氣支管之中心軸線與出氣支管之中心軸線之間的夾角為90?145度,可使得進氣阻力和出氣阻力在較小的范圍,進氣支管和出氣支管的流通性更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技術領域,尤其是發動機的穩壓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發動機,其穩壓裝置的空氣流通阻力較大,氣流沖擊也大。同時,現有的穩壓裝置僅具有一個出氣管,出氣氣流很難均勻分布。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發動機的穩壓裝置,其克服了背景技術所存在的空氣流通阻力較大的不足。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發動機的穩壓裝置,它包括呈圓筒狀的穩壓腔、一進氣支管和若干個出氣支管,進氣支管呈圓臺形且其直徑為自上而下漸變大,進氣支管較大開口端與穩壓腔之間相連接,且進氣支管之中心軸線與穩壓腔之中心軸線相垂直;每一出氣支管均呈圓臺形,每一出氣支管較大開口端與穩壓腔下側面均相連接,若干個出氣支管沿著穩壓腔長度方向間隔布置;且,進氣支管之中心軸線與出氣支管之中心軸線之間的夾角為90-145度。
一較佳實施例之中:進氣支管之中心軸線與出氣支管之中心軸線之間的夾角為125度。
一較佳實施例之中:所述出氣支管設有四個,位于中間的兩個出氣支管之直徑小于位于側邊的兩個出氣支管之直徑。
一較佳實施例之中:位于中間的兩個出氣支管之直徑相同,位于側邊的兩個出氣支管之直徑相同。
一較佳實施例之中:位于中間的兩個出氣支管與穩壓腔之間的連接線均呈圓弧形,該圓弧形連接線的圓弧半徑為4-6毫米;位于側邊的兩個出氣支管與穩壓腔之間的連接線均呈圓弧形,該圓弧形連接線的圓弧半徑為9-11毫米。
一較佳實施例之中:所述進氣支管較大開口端與穩壓腔之間的連接線呈圓弧形,且該圓弧形連接線的圓弧半徑為60毫米。
一較佳實施例之中:還包括若干個噴油座,噴油座與出氣支管一一對應的固定連接。
一較佳實施例之中:所述噴油座與出氣支管為一體成型設置。
一較佳實施例之中:所述出氣支管和噴油座外周均設有若干個間隔布置的加強筋。
本技術方案與背景技術相比,它具有如下優點:
1.進氣支管呈圓臺形,進氣支管較大開口端與穩壓腔之間相連接,且進氣支管之中心軸線與穩壓腔之中心軸線相垂直,使得可以最大程度減小穩壓腔與進氣支管之間的阻力,提高進氣支管與穩壓腔之間的流通性,空氣可沿著穩壓腔切線方向流入穩壓腔內,減小空氣在高速運動中與進氣支管之間的碰撞,從而避免撞擊而產生的能量損失;
出氣支管均呈圓臺形,每一出氣支管較大開口端與穩壓腔下側面均相連接,其直徑為漸變式,也可減小穩壓腔內的空氣流入各出氣支管的阻力,提高各個出氣支管的流通性;
且,進氣支管之中心軸線與出氣支管之中心軸線之間的夾角為90-145度,可使得進氣阻力和出氣阻力在較小的范圍,進氣支管和出氣支管的流通性更好。
2.進氣支管之中心軸線與出氣支管之中心軸線之間的夾角為125度,此時進氣阻力和出氣阻力達到最小值,進氣支管和出氣支管的流通性最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僑大學,未經華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0373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