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4-烴基仲胺基-2-丁醇類化合物的合成路線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01419.0 | 申請日: | 2020-09-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7973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08 |
| 發明(設計)人: | 梁志武;許新華;柳建斌;劉森;高蘭青;高紅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C213/02 | 分類號: | C07C213/02;C07C215/08;C07D307/14;C07D213/38;C07C213/08;C07C217/08;C07D333/20;C07C303/28;C07C303/30;C07C309/7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0082 湖南省***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烴基仲 胺基 丁醇 化合物 合成 路線 | ||
本發明為以4?羥基?2?丁酮為起始原料,經磺酰氯試劑取代反應、還原反應以及有機胺的氨解反應后,制得4?烴基仲胺基?2?丁醇類化合物,該新型合成路線解決了現有技術副產物多、產率低、原料貴、有毒有害等問題。相對現有技術,本發明所用原料成本低,且反應穩定溫和,反應副產物少,產率高,綠色環保,且適用系列有機物的合成。同時通過本發明技術通過了放大測試,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有機合成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以羥基酮作為底物合成4-烴基仲胺基-2- 丁醇類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術】
氨基醇(Amino alcohol)又稱作羥基烷叢胺,這類分子同時具有羥基和氨基,是一類重要的有機化合物。自1983年以來,氨基醇溶液被廣泛應用于吸附工業生產中產生的CO2。對于氨基醇類CO2吸收劑而言,改變氨基醇的結構可以大幅改變其性質:氨基醇中的羥基與氨基醇在水相中的易溶性相關,并可以擴大對CO2的吸收量;氨基則為溶液提供堿性并參與 CO2的吸收。圖1所示的是美國專利US 2008/0050296A1中對乙醇胺(MEA,目前最普遍的氨基醇類CO2吸收劑)與四種4-烴基胺基-2-丁醇對CO2的吸收量的對比。如圖2所示,4-異丙胺基-2-丁醇(圖1中1)的CO2負載當量在不同溫度及壓強下較MEA均有較大的提升。且相關研究指出,該類改性氨基醇較之于MEA等常用氨基醇有著更小的吸收熱,這有利于該類CO2吸收劑的重復利用并減少了器件損耗(Energy Procedia,2011,4,201-208)。研究該類醇胺的合成路線對于控制我國的碳排放,改進我國火力發電設施,保護環境上有著重要的意義。
在合成4-烴基仲胺基-2-丁醇類化合物的合成方面。美國專利US 2008/0050296A1中報道了丁烯酮與異丙胺、正丙胺等有機胺進行Michael加成后再還原羰基為羥基進而合成 4-烴基仲胺基-2-丁醇的反應(如圖2所示)。然而該方法并不能以高產率制備4-烴基仲胺基-2- 丁醇:該文獻中報道4-正丙胺基-2-丁醇產率僅為27%,4-異丙胺基-2-丁醇的產率經作者實驗測得僅為16%。本課題組通過實驗證明,這主要是因為伯胺與丁烯酮反應所生成的4-仲胺基 -2-丁酮具有更高的親核性,會繼續與丁烯酮發生反應(如圖2),其次,4-仲胺基-2-丁酮也會發生自聚使得該反應的產物組成更加復雜(如圖2)。Pihlaja等人使用β-氯代丁酮以及4-氯代 -2-丁醇與丙胺發生Hoffman烷基化制備4-異丙胺基-2-丁醇(圖3),成功制備了4-異丙胺基-2- 丁醇。但常用于仲胺合成的Hoffman烷基化反應同樣也會造成副產物過多的問題。這同樣是因為在Hoffman烷基化所生成的仲胺是更強的親核試劑,會繼續與鹵代烴發生烷基化反應。該反應需要用到昂貴的鹵代烴,對于需規模化制備的CO2吸收劑而言并不經濟(ARKIVOC, 2011,5,188-199)。可見,上述方法大都存在著合成產率低,副反應多,所用試劑昂貴且非環境友好等問題。本發明針對上述文獻中所存在的問題,開發出一條新的合成路線,以廉價的 4-羥基-2-丁酮為原料,通過對羥基進行磺酸酯化,使得終產物4-烴基仲胺基-2-丁醇因為位阻效應難以與4-對甲苯磺酰氧基-2-丁醇反應,避免了副反應的發生。該方法能夠高效合成4- 異丙胺基-2-丁醇,4-正丙胺基-2-丁醇等一系列4-烴基仲胺基-2-丁醇、反應產率穩定、條件溫和并通過了百克級試驗,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附圖說明】
圖1所示的是背景技術中美國專利US 2008/0050296A1中改性氨基醇吸附能力與常用6氨基醇吸附能力數據對比。
圖2所示的是背景技術中美國專利US 2008/0050296A1部分化合物合成路線以及其副產物。
圖3所示的是背景技術中Pihlaja等人的研究成果之一。
圖4所示是使用羥基酮制備4-烴基仲胺基-2-丁醇的實驗流程圖。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大學,未經湖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0141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太陽能戶外金屬花盆
- 下一篇:一種CMOS圖像傳感器的測試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