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光路垂直性的檢測元件及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00007.5 | 申請日: | 2020-09-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4768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7 |
| 發明(設計)人: | 黃卜夫;王星華;劉永佳;王為良;呂華賓;祁研 | 申請(專利權)人: | 易視智瞳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C25/00 | 分類號: | G01C25/00;G01C11/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協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458 | 代理人: | 章小燕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垂直 檢測 元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光路垂直性的檢測元件及檢測方法,包括:底層圓柱、正方體柱體和光學玻璃;所述正方體柱體設置在所述底層圓柱上,其中心與所述底層圓柱的圓心重合;在所述正方體柱體的中心貫穿形成一正方形通孔;所述光學玻璃覆蓋安裝在所述正方體柱體的頂部,在所述光學玻璃上表面偏離所述正方體柱體中心預設距離光刻兩個同心的第一偏心圓及第二偏心圓;通過選擇在若干個測量位置分別旋轉測量所述第一偏心圓和所述第二偏心圓的兩組長短軸數據,分別計算上述兩組所述長短軸數據的差值,直到兩組所述差值均在預設極值以內時驗證光路處于垂直。通過本發明實施例,可以驗證光路處于垂直狀態,從而提高測量設備的檢測精度,提升測量結果的精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器視覺檢測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光路垂直性的檢測元件及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視覺檢測發展迅速,廣泛應用于五金、模具、塑膠零件、電子元器件等領域,都需要用到視覺來檢測。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檢測方面也提出了更快、更準的高要求。現有技術中的很多檢測設備,在檢測各種量具時與真值相差甚大,動態重復性與GRR(GaugeRepeatability and Reproducibility,測量系統的重復性和復現性)很難達標,檢測精度不夠。
現有技術中,測量檢測設備不能精準的測出帶高度物體尺寸,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光源發出的光沒有垂直進入鏡頭。由于圓的特殊性,只要光路出現一點點傾斜,就會造成光路不垂直,圓就會變成橢圓出現長短軸現象,圓心位置也會發生變化,就會影響圓的直徑與圓心位置,造成測量結果偏差,降低測量結果的精度。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光路垂直性的檢測元件及檢測方法,可以驗證光源發出的光進入鏡頭形成的光路處于垂直狀態,從而提高了測量設備的檢測精度,提升測量結果的精度。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提供的一種光路垂直性的檢測元件,所述檢測元件包括:底層圓柱、正方體柱體和光學玻璃;
所述正方體柱體設置在所述底層圓柱上,所述正方體柱體的中心與所述底層圓柱的圓心重合;在所述正方體柱體的中心貫穿形成一正方形通孔;
所述光學玻璃覆蓋安裝在所述正方體柱體的頂部,在所述光學玻璃上表面偏離所述正方體柱體中心預設距離光刻兩個同心的第一偏心圓及第二偏心圓;
通過選擇在若干個測量位置分別旋轉測量所述第一偏心圓和所述第二偏心圓的兩組長短軸數據,分別計算上述兩組所述長短軸數據的差值,直到兩組所述差值均在預設極值以內時驗證光路處于垂直。
在一個可能的設計中,所述底層圓柱設置有4個大小相同的圓形通孔,4個所述圓形通孔分別相差90度分布在所述底層圓柱的四周;
在檢測帶高度產品尺寸,通過選擇在若干個測量位置分別旋轉測量所述底層圓柱外圓的長短軸數據和任意一個圓形通孔的長短軸數據,計算所述長短軸數據的差值在預設極值之內時驗證光路處于垂直。
在一個可能的設計中,在所述光學玻璃的一側光刻形成一直角三角形,所述直角三角形的兩直角邊偏離所述正方體柱體的距離大于所述正方形通孔的邊緣與所述正方體柱體的距離。
在一個可能的設計中,所述第一偏心圓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二偏心圓的直徑。
在一個可能的設計中,所述光學玻璃呈正方形,邊長與所述正方體柱體的邊長相等,正好覆蓋安裝在所述正方體柱體的頂部。
在一個可能的設計中,所述預設極值為0.001mm。
在一個可能的設計中,所述底層圓柱和所述正方體柱體采用鎢鋼制作而成,0級精度。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另一個方面,提供的一種光路垂直性的檢測方法,應用于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光路垂直性的檢測元件,所述檢測方法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易視智瞳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經易視智瞳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0000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