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隨機二相碼引信信號處理模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71146.6 | 申請日: | 2020-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4100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9 |
| 發明(設計)人: | 王宏波;馮苗苗;黃靖涵;上官澤鵬;金煌煌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S7/41 | 分類號: | G01S7/41;F42C2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吳茂杰 |
| 地址: | 210094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隨機 二相碼 引信 信號 處理 模型 | ||
1.一種隨機二相碼引信信號處理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
脈沖信號發生器(1),用于產生隨機二相碼脈沖信號;
傳輸模塊(2),用于調制所述隨機二相碼脈沖信號,得到發射信號;
目標回波模塊(3),用于給所述發射信號添加信息,產生回波信號;
接收模塊(4),用于解調輸入的目標回波信號;
時頻域檢測模塊(5),用于對解調后得到的多普勒信息進行時域和頻域的檢測,根據時域和頻域的檢測結果,判定是否存在目標信息;
干擾模塊(6),用于給引信添加干擾;
所述脈沖發射器(1)的輸出端分別與傳輸模塊(2)的脈沖輸入端以及干擾模塊(6)的脈沖輸入端相連;傳輸模塊(2)的輸出端與目標回波模塊(3)的信號輸入端相連;目標回波模塊(3)的輸出端和干擾模塊(6)的輸出端進行信號合成后與接收模塊(4)的信號輸入端相連;接收模塊(4)的輸出端與時頻域檢測模塊(5)的信號輸入端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信號處理模型,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信號發生器模塊(1)包括脈沖發生器(11)、循環計數器(12)、序列發生器(13)、脈沖序列輸出(14)以及隨機數序列(15);
脈沖發生器(11)和序列發生器(12)經過脈沖序列輸出(13)后產生幅度為1,周期為1μs,占空比為10%的周期脈沖信號;
脈沖序列輸出(14)的脈沖信號與產生的隨機數序列(15)相與,得到隨機二相碼脈沖信號。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信號處理模型,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傳輸模塊(2)包括混頻模塊(21)、RCS強度信息模塊(22);
混頻模塊(21)將隨機二相碼脈沖信號和正弦載波信號的幅度為1,頻率為500MHz的載波信號混頻得到調制信號;
RCS強度信息模塊(21)給調制信號添加RCS強度,得到隨機二相碼引信的發射信號。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信號處理模型,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目標回波模塊(3)包括多普勒信息模塊(31)、延時模塊(32);
多普勒信息模塊(31)是根據目標回波延時公式,給引信發射信號添加多普勒信息;
延時模塊(32)是根據目標回波延時公式,給引信添加一定的位置信息的延時,經過距離衰減后得到目標回波信號。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信號處理模型,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接收模塊(4)包括距離門(41)、帶通濾波器(42)、低通濾波器(43);
距離門(41)截取有效距離內的目標回波信號;
帶通濾波器(42)對添加噪聲、干擾和泄漏后的解調信號進行濾波,濾除通帶外的頻率;
低通濾波器(43)濾除信號中的高頻信號。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信號處理模型,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時頻域檢測模塊(5)包括帶通濾波器(51)、采樣模塊(52)、時域檢測模塊(53);
帶通濾波器(51)濾波得到多普勒信息;
采樣模塊(52)對多普勒信息進行采樣后輸出到工作區間進行處理;
時域檢測模塊對接收到的信號與一定的門限值進行門限比較和脈沖計數,當計數結果大于100時判定檢測到了目標信息。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信號處理模型,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干擾模塊(6)包括欺騙干擾(61)、噪聲調幅干擾(62)、掃頻干擾(63)、噪聲調頻干擾(64);
欺騙干擾(61)包括距離欺騙干擾、速度欺騙干擾和轉發式欺騙干擾;
噪聲調幅干擾(62)會影響發射信號的幅值;
掃頻干擾(63)在設置的頻率范圍內進行掃頻干擾;
噪聲調頻干擾(64)會影響發射信號的頻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理工大學,未經南京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71146.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