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叉車配件轉向節的鍛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69447.5 | 申請日: | 2020-09-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3943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9 |
| 發明(設計)人: | 羅曉虎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市東廬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K7/12 | 分類號: | B21K7/12;B21K27/02;B21K29/00;B07C5/34;B07C5/00;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則元起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劉生昕 |
| 地址: | 230000***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叉車配件 轉向 鍛造 方法 | ||
1.一種叉車配件轉向節的鍛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轉向節鍛造方法的制造步驟如下:
步驟一:檢驗下料:將待處理的棒料依次進行打磨、除雜和沖洗后放在傳送帶上,讓棒料依次通過傳送帶尾部加裝智能材質硬度無損分選儀,對棒料混料、熱處理硬度、含碳量、表面硬化程度、熱處理狀態、裂紋直接進行分析篩選,并記錄下棒料的數量,將合格的棒料送入可傾式箱體(01)進行下料;
步驟二:預熱:將可傾式箱體(01)內的棒料依次送入步進式中頻加熱爐內,由其依照鍛造的生產節拍將棒料推出爐體,并根據紅外測溫儀測出棒料溫度,出料裝置根據溫度將棒料分為合格和不合格,合格的進入下一工序,不合格送入廢料箱;
步驟三:擠壓、預鍛和終鍛:首先除去預熱后的熱氣,隨后升溫并以46℃/h的加溫速率,加熱至410℃,并保持55min,將棒料在電動離合器式螺旋壓力機進行預鍛,夾料回轉機械手機構回轉至預鍛模具,將預鍛模具中的工件取出,并送入終鍛工序的模具中,機械手回轉至安全位置,執行機構下降,完成終鍛工序的打擊,執行機構上升頂桿將工件頂出,至此完成了終鍛工序;
步驟四:切邊校正:將步驟三終鍛后的材料以10℃/h的加溫速率,加熱至525℃,并保持30min,處理后的材料在鍛造塑形后升溫至500℃并進行切邊,隨后進行磨邊即可,完成對轉向節的生產鍛造。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叉車配件轉向節的鍛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檢驗下料、預熱、擠壓、預鍛和終鍛以及切邊校正,其中步驟一中所述可傾式箱體(01)包括外箱體(1),所述外箱體(1)的內側中間位置安裝有內箱體(2),所述外箱體(1)的下端表面四角均固設有萬向輪結構(3),所述內箱體(2)的后側壁與外箱體(1)的后端壁板之間且位于中間位置連接有鉸鏈壁(4),所述外箱體(1)的外表面兩側對稱設置有旋攪桿(5),所述萬向輪結構(3)包括固接底柱(6),所述固接底柱(6)的下端設置有旋轉體(7),所述旋轉體(7)的下端表面兩側設置有滾輪(8),所述內箱體(2)的下端表面均勻固設有若干組鋼性彈簧(9),所述內箱體(2)的外表面兩側對稱固設有固定齒輪(10),所述旋攪桿(5)的外表面靠近右側設置有旋轉桿(11),所述旋轉桿(11)的外表面靠近右側固設有旋繞齒(12),所述鉸鏈壁(4)包括齒盤(13),所述齒盤(13)上安裝有牽連臂(14),所述牽連臂(14)的外表面中間位置且靠近下側貫穿開設有輪槽(15),所述輪槽(15)的下側位于齒盤(13)的下部設置有臂桿(16),所述臂桿(16)的下端表面固設有臂柱(17),所述牽連臂(14)的內部中間位置活動安裝有卡鎖舌(18)。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叉車配件轉向節的鍛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傾式箱體(01)由內箱體(2)、萬向輪結構(3)、鉸鏈壁(4)和旋攪桿(5)共同構成,內箱體(2)通過鉸鏈壁(4)與可傾式箱體(01)活動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叉車配件轉向節的鍛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箱體(2)通過鋼性彈簧(9)與外箱體(1)彈動安裝,且內箱體(2)通過固定齒輪(10)、旋轉桿(11)和旋繞齒(12)配合與外箱體(1)嚙合設置,其中固定齒輪(10)和旋繞齒(12)的齒數比為1∶1。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叉車配件轉向節的鍛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體(1)的兩側壁內部中間位置且與旋轉桿(11)對應設置有軸承,旋繞齒(12)通過旋轉桿(11)和軸承配合與外箱體(1)旋轉設置,旋攪桿(5)通過旋轉桿(11)與外箱體(1)的側壁平行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叉車配件轉向節的鍛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滾輪(8)與旋轉體(7)滑動設置,且滾輪(8)通過旋轉體(7)和固接底柱(6)配合與外箱體(1)旋轉安裝,旋轉體(7)的上端表面靠近邊緣位置均勻固設有若干組滑珠。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叉車配件轉向節的鍛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箱體(2)通過牽連臂(14)、齒盤(13)和臂桿(16)配合與外箱體(1)關聯設置,齒盤(13)的外表面均勻固設有若干組齒牙,牽連臂(14)與內箱體(2)后側壁固定連接,且牽連臂(14)通過卡鎖舌(18)和齒牙配合與齒盤(13)嚙合設置,其中齒盤(13)通過六角螺桿與牽連臂(14)螺栓安裝,臂桿(16)與齒盤(13)固定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市東廬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經合肥市東廬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69447.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