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桿塔傾斜度的監測方法、裝置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69178.2 | 申請日: | 2020-09-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184165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15 |
| 發明(設計)人: | 鄭成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C9/00 | 分類號: | G01C9/00;G01C1/00;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中國貿促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王莉莉 |
| 地址: | 10003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桿塔 傾斜度 監測 方法 裝置 系統 | ||
本公開提供了一種桿塔傾斜度的監測方法、裝置及系統。監測方法包括:獲取多組桿塔傾斜度監測數據,多組桿塔傾斜度監測數據通過三軸磁力計和三軸加速度計傳感器的周期性采集來獲得,其中,每組桿塔傾斜度監測數據包括用于監測桿塔傾斜度的天線俯仰角和用于監測桿塔傾斜度的天線橫滾角;判斷每組桿塔傾斜度監測數據是否屬于異常桿塔傾斜度監測數據,其中,異常桿塔傾斜度監測數據的天線俯仰角與天線俯仰角參考值的差值大于第一角度閾值,或者異常桿塔傾斜度監測數據的天線橫滾角與天線橫滾角參考值的差值大于第二角度閾值;將異常桿塔傾斜度監測數據的數目占多組桿塔傾斜度監測數據的數目的比例與比例閾值進行比較;根據比較結果,生成監測報告。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桿塔傾斜度的監測方法、裝置及系統。
背景技術
在通信桿塔維護運營過程中,桿塔工程參數是非常重要的基礎信息。目前桿塔工程參數(例如安全傾斜度、方位、位置等關鍵信息)主要靠人工進行現場巡檢測試采集。由于通信桿塔點多面廣,經常發生各種原因的傾斜度和位置參數異動。因此,靠人工采集信息所耗周期長、成本高、準確度有限以及動態更新慢。
發明內容
發明人注意到,針對桿塔傾斜度進行監測的相關技術,存在周期長、成本高、準確度有限以及動態更新慢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公開實施例提出了如下解決方案。
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種桿塔傾斜度的監測方法,包括:獲取多組桿塔傾斜度監測數據,所述多組桿塔傾斜度監測數據通過三軸磁力計和三軸加速度計傳感器的周期性采集來獲得,其中,每組桿塔傾斜度監測數據包括用于監測桿塔傾斜度的天線俯仰角和用于監測桿塔傾斜度的天線橫滾角;判斷所述每組桿塔傾斜度監測數據是否屬于異常桿塔傾斜度監測數據,其中,所述異常桿塔傾斜度監測數據的天線俯仰角與天線俯仰角參考值的差值大于第一角度閾值,或者所述異常桿塔傾斜度監測數據的天線橫滾角與天線橫滾角參考值的差值大于第二角度閾值;將所述異常桿塔傾斜度監測數據的數目占所述多組桿塔傾斜度監測數據的數目的比例與比例閾值進行比較;根據比較結果,生成監測報告。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監測報告包括異常報告和正常報告,所述監測方法還包括:在所述異常桿塔傾斜度監測數據的數目占所述多組桿塔傾斜度監測數據的數目的比例大于比例閾值的情況下,生成并發送所述異常報告到數據分析后臺;和在所述異常桿塔傾斜度監測數據的數目占所述多組桿塔傾斜度監測數據的數目的比例小于或等于比例閾值的情況下,生成并發送所述正常報告到所述數據分析后臺。
在一些實施例中,桿塔傾斜度的監測方法還包括:利用窄帶物聯網NB-IoT模組來發送所述監測報告到數據分析后臺。
在一些實施例中,桿塔傾斜度的監測方法還包括:在初始化時,通過多個天線俯仰角的平均值來獲得所述天線俯仰角參考值,通過多個天線橫滾角的平均值來獲得所述天線橫滾角參考值,其中,所述多個天線俯仰角和所述多個天線橫滾角利用所述三軸磁力計和所述三軸加速度計傳感器來獲得。
在一些實施例中,桿塔傾斜度的監測方法還包括:在獲取所述多組桿塔傾斜度監測數據后,控制所述三軸磁力計和所述三軸加速度計傳感器進入低功耗模式。
在一些實施例中,桿塔傾斜度的監測方法還包括:獲取桿塔傾斜度輔助分析數據,所述輔助分析數據包括溫濕度、大氣壓強、天線掛高和桿塔位置,其中,所述溫濕度和大氣壓強通過溫濕度氣壓傳感器來周期性采集,所述天線掛高利用所述溫濕度氣壓傳感器來計算獲得,所述桿塔位置通過全球定位系統GPS模組來周期性采集。
在一些實施例中,桿塔傾斜度的監測方法還包括:在獲取所述輔助分析數據后,控制所述溫濕度氣壓傳感器和所述GPS模組進入低功耗模式。
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桿塔傾斜度的監測方法,包括:根據上述實施例中的桿塔傾斜度的監測方法,獲取監測報告和輔助分析數據;根據所述監測報告和所述輔助分析數據,判斷桿塔傾斜的原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6917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