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超臨界CO2 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64293.0 | 申請日: | 2020-09-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1343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2 |
| 發明(設計)人: | 李犇;郭威 | 申請(專利權)人: | 遼寧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0/74 | 分類號: | G01N30/74 |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訊科技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張群 |
| 地址: | 114051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臨界 co base sub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超臨界CO2色譜在線檢測超臨界CO2溶解過程的接口方法。該方法需要兩個帶有不同容積定量環的六通閥,1#六通閥與2#六通閥定量環的容積比為1:10。1#六通閥(定量環容積5~25μL)同時連接具有加熱、磁力攪拌功能的溶解裝置和超臨界CO2色譜,2#六通閥(定量環容積50~250μL)只與1#六通閥相連。將1#和2#六通閥固定在臥式電加熱箱內,使接口和溶解裝置的溫度相同,并通過先將2個六通閥中的定量環完全充滿待分析樣品,再通過1#六通閥聯通超臨界CO2色譜,保證取樣與進樣時超臨界狀態穩定,樣品數量及狀態不發生改變,解決了現有接口技術因樣品在接口發生相變,溶解度低的樣品經過捕集柱二次萃取、解吸等操作,引起樣品損失,檢測結果準確性差的問題。通過該方法使超臨界CO2色譜在線檢測結果準確可靠,且對固體、液體樣品中不同溶解度的有機物均適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超臨界溶解和在線分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超臨界CO2色譜在線檢測超臨界CO2溶解過程的接口方法,適用于環境、食品、天然藥物等固體、液體樣品中有機物的提取和在線分析檢測。
背景技術
超臨界流體是溫度和壓力同時高于其臨界值的流體,具有特殊的物化性質,其密度接近液體,擴散系數和粘度均接近氣體,具有與有機溶劑(如庚烷)相當的溶解能力,并且能夠通過改變其溫度和壓力來調變溶解性能。超臨界流體萃取被認為是一種新型綠色高效分離、提取技術,具有溶解度高、選擇性好、環境友好等優點。CO2因具有溫和的臨界條件、價格低廉、資源分布廣泛、無毒、可循環使用等優勢,是人們使用最為廣泛的一種超臨界流體。
超臨界CO2色譜能夠用于多用途過程聯用操作,常作為在線分析手段來提高試驗效率和減小試驗分析誤差。超臨界CO2色譜在線檢測超臨界CO2溶解過程的關鍵問題是接口方法,保證接口取樣與進樣時超臨界狀態穩定,使得分析結果更準確,基線信號穩定,保留時間重現性好。現有接口方法如下:
方法一:文獻1專利CN107121504A《多功能加溫加壓萃取捕集色譜分離在線聯用設備》公布了一種多功能加溫加壓萃取-捕集-色譜分離在線聯用設備,通過在線捕集-解吸-切換裝置和萃取-色譜分離裝置的聯用,控制2個高壓六通切換閥的切換以及背壓調節器的壓力調整,可實現超臨界流體萃取過程與超臨界流體色譜、高效液相色譜兩種色譜技術的組合聯用,提高設備功能的多樣化。
方法二:文獻2專利CN103376297A《超臨界流體色譜儀以及用于其中的非對稱六通進樣閥》公開了一種超臨界流體色譜儀,由液化流體罐,減壓閥,壓力表,板式換熱器,液態CO2輸送泵,改性劑輸送泵,混合器,自動進樣器,色譜柱,檢測器,自動背壓調節器,壓力傳感器,組分收集器組成。發明的新型非對稱進樣閥,采用轉子非等分,非對稱設計,在進樣切換過程中使定量環中超臨界CO2提前釋放,結合止回閥,實現進樣定量環中超臨界流體的緩釋,有效解決因汽化沖擊導致樣品和溶劑的損失問題。
方法三:文獻3期刊論文《在線超臨界色譜聯用接口裝置的研制與應用》中報道了靜態和動態兩種形式的接口裝置及操作,其中動態接口裝置由1個六通閥和1臺齒輪泵組成,靜態接口裝置由2個六通閥組成。該文章主要報道了動態接口相比靜態接口的一些優點,介紹了使用液相色譜(HPLC)聯用的靜態接口裝置對超臨界CO2色譜聯用的想法和動態接口裝置聯用超臨界CO2色譜的方法。通過使用動態接口裝置,并輔以數學模型計算列舉了蒽在CO2中溶解度的實驗測定數值與模型計算數值的對比研究工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遼寧科技大學,未經遼寧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6429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防過載的壓強可調球磨機
- 下一篇:一種便于搜索安全性高的科研文檔管理系統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